说起来这事儿得回到2019年那会儿,或者稍微往后一点点。当时我自个儿琢磨着搞点副业,主要是网上接点零散的活儿,收入不算稳定,时有时无的。一开始也没当回事,钱进进出出都混在自己生活费的卡里,月底一看账单,稀里糊涂的,自己都搞不清哪些是生活开销,哪些是干活儿挣的、又花了多少成本。
时间长了,我就觉得这样不行,太乱了。万一以后活儿多了,或者需要报个税啥的,这账目乱七八糟肯定要出问题。正好那段时间,好像听人说起《会计法》有新的实施细则出来了,好像就是2019年搞的。我就想着,干脆趁这个机会,找来学习学习,看看能不能规范一下自己的“小金库”。
找资料与初步了解
找这个“全文”还真费了点功夫。一开始在网上搜,出来的都是些解读、新闻报道,零零碎碎的。我就想看最原始的那个版本,一条一条的那种。总算是在一个看着挺官方的地方给下载下来了,一个挺长的文件,打开一看,全是那种很正式的条条款款。
我不是学会计的,看着那些文字,脑袋有点大。什么总则、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分了好几章。但我还是耐着性子,从头开始捋。主要目的就是想搞明白,像我这种个人接活的,虽然规模小,但有没有啥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 比如,那些收入证明、成本票据是不是都得留着?
- 记账有没有啥基本要求?是不是得弄个专门的账本?
- 赚的钱和自己平时花的钱,是不是必须得分开管理?
实践中的摸索
我就挑着那些看起来跟我关系比较大的部分仔细看了看。虽然很多专业的词儿看不太懂,但大概意思还是能抓住一些。印象最深的就是反复强调要“真实”、“完整”。就是说,你记的账、留的票据,都得是真的,不能作假;账目得全面,不能缺斤少两。
看完之后,我就开始行动了。我专门去办了张银行卡,以后所有跟活儿有关的收入支出,都走这张卡,跟我生活费彻底分开。这样一来,账目就清晰多了。
我开始注意收集和整理票据了。比如买点办公用品、付个平台服务费,相关的发票、收据我都收还专门弄了个小文件夹放起来。收入这边,每次收到钱,我也会在手机记账软件里记一笔,备注清楚是哪个活儿的钱。
虽然没搞得像大公司那么复杂,用什么专业的会计软件,但就这么简单弄了一下,感觉立马不一样了。月底一对账,清清楚楚,心里特别踏实。感觉这就是把那个“细则”里要求的“真实完整”给落地到自己身上了。
一点感悟
整个过程下来,感觉这《2019会计法实施细则》虽然是国家层面的规定,看着离咱普通人挺远,但实际上它的精神是贯穿到方方面面的。它不只是管大企业的,更是提醒我们每个人,只要涉及到经济活动,就得有规矩、讲诚信。
对我自己来说,这回学习和实践,最大的收获就是养成了更好的财务习惯。哪怕现在还是小打小闹,但账目清晰了,心里有底了。这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什么检查,更是对自己负责。把基础打好了,以后真要做大了,才不会手忙脚乱。所以说,关注这些看似“高大上”的法规,对我们普通人的实际生活也是很有帮助的,确实是次挺有价值的实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