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我自个儿是怎么把《初级会计实务》这块硬骨头啃下来的,纯粹是个人的一点经历,给大家做个参考。
开始咋整的
刚开始拿到那本厚厚的《初级会计实务》教材,头都大了。翻开一看,密密麻麻的字,还有那些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看得我眼花缭乱。心里直犯嘀咕,这玩意儿能学会吗?
我就先上网大概搜了搜,看人家都咋学的。有人说要先看书,有人说要先听课,还有人分享了一堆口诀、重点啥的。看着挺热闹,但感觉对我这种小白来说,还是得一步一个脚印来。
我决定,先老老实实把书过一遍。也没指望第一遍就全懂,就是混个脸熟,知道大概都讲了些比如第一章是总论,讲了些会计是干嘛的,有啥基本前提假设之类的。虽然有点枯燥,但还是硬着头皮往下看。
中间咋啃下来的
光看书肯定不行,忘得快。我就开始配合着做题了。书后面不是有练习题嘛还有买的辅导书,里面也有好多题。特别是那种选择题,看着好像简单,四个里面选一个,但经常选错。
- 第一步是看书。 比如看到“存货”这一块,我就先看书上怎么写的,啥叫存货,怎么确认,怎么计量。
- 第二步是做题。 看完一节,就赶紧找对应的题目来做。做错了不要紧,关键是回头看答案解析,弄明白为啥错,错在哪儿了。是概念没理解?还是计算搞错了?
- 第三步是整理。 对于那些反复错的知识点,或者感觉特别绕的部分,我就拿个本子记下来。不用多详细,就写个关键点,或者自己能看懂的标记。比如,固定资产折旧那块,方法好几种,我就简单列出来,提醒自己别搞混了。
这个过程挺磨人的。有时候一道分录题能琢磨半天,借方贷方老是搞不清楚,数字也算不对。尤其是后面学到收入、成本、利润这些,感觉更复杂了,各种情况都要考虑。
我还试过找一些别人总结的“高频考点”或者“思维导图”来看。这些东西确实能帮你快速抓住重点,但前提是你对基础知识得有一定了解,不然光看那些点,还是云里雾里的。
刷题是必须的。特别是后面阶段,我弄了好多套模拟卷和历年真题来做。掐着时间做,做完对答案,给自己打分。一开始分数惨不忍睹,但慢慢地,正确率就上来了。主要是通过做题,把那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了,也熟悉了考试的套路。
咋样了
就这么一步步地看书、做题、整理、再做题… 反反复复地折腾。感觉就像是在盖房子,一开始打地基(看书理解基础),然后砌墙(做章节练习),封顶装修(做套题、模拟题)。
到临考前,虽然不敢说所有东西都滚瓜烂熟,但至少心里有底了。重要的知识点,常见的题型,基本上都练到了。那些特别难、特别偏的,也就放过了,毕竟精力有限,得抓大放小。
最终考试结果还行,顺利通过了。回想起来,学《初级会计实务》没啥捷径,就是得花时间、下功夫。多看、多练、多把基础打牢了,自然就没那么怕了。这过程虽然有点枯燥,甚至痛苦,但扛过来了,回头看看,也挺有成就感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