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今天我来跟大家唠唠我当初是怎么琢磨明白“创业板块股票”这玩意儿的。刚开始接触股票那会儿,啥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听得我是一头雾水。特别是这个“创业板”,听着就感觉跟咱们平时说的那些大公司股票不太一样,心里就犯嘀咕,这到底是啥?
那会儿,我手头上正好有点闲钱,寻思着也学学别人搞点投资,但又怕踩坑。听朋友聊天时老是提到“创业板”怎么怎么样,有的说机会大,有的说风险高。就喜欢把事情弄个明明白白,不然心里不踏实。我就下决心,必须把这个“创业板股票”给研究透了。
我是怎么开始了解的?
我就是瞎琢磨,觉得“创业”嘛那肯定跟那些刚起步的、还在努力奋斗的公司有关系。光靠猜不行,我得找点实际的东西来看看。
我就先从最基础的开始。我打开我那个用了好几年的炒股软件,特意去找那些带着“创”字或者代码是“300”开头的股票瞅瞅。然后我就去网上搜,看看到底啥是创业板。不搜不知道,一搜还真发现了不少东西。原来,这创业板还真是个专门给那些创新型、成长型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地方。
对比之后才发现区别大了去了
光看定义还是有点模糊,我就想着,得找个参照物对比一下。那最好的参照物自然就是咱们最常听说的“主板”了。这一对比,差别可就出来了,我主要关注了这么几点:
- 公司“门槛”不一样。 我发现,想在主板上市,那公司得有一定规模,盈利也得过硬,条条框框还挺多。但创业板,相对就宽松一些,它不一定非要你现在就赚大钱,更看重的是你这家公司有没有发展潜力,是不是搞创新的。我当时就想,,原来是给那些“潜力股”公司机会。
- 买卖“刺激”程度不一样。 这点我印象特别深!咱们平时买主板的股票,一天涨停或者跌停,最多也就10%的限制。可创业板,我一看,好家伙,涨跌幅限制是20%!这意味着波动大!一天可能让你赚翻,也可能让你亏惨。我当时就琢磨,这玩儿的可真是心跳加速,风险也跟着上去了。
- 谁能“上车”不一样。 我还注意到,不是说我想买创业板就能立马买的。我记得我当时想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的时候,还得特地去券商那里签个《风险揭示书》,好像对账户里的资金量和炒股经验还有点要求。不像主板,基本上开了户,满足基本条件就能交易了。创业板这块儿,门槛稍微高了那么一点点,也是为了保护咱们这些小投资者嘛
- 公司“扎堆”的行业不一样。 我特意翻了翻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名单,发现里头好多都是搞高新技术的,比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这些,听着就挺“前沿”的。而主板,更多的是那些咱们常见的传统行业,比如银行、地产、能源、制造业这些“大家伙”。
搞明白之后的心得
这么一通研究和对比下来,我脑子里对“创业板块股票”的形象就清晰多了。说白了,它就是给那些有活力、有创新精神,但可能还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提供的一个融资平台。这些公司的股票,通常成长性比较高,但因为公司本身还在发展,不确定性也大,所以风险也相对高一些。
对我自己来说,搞懂了这些,心里就有数了。再看到“创业板”三个字,或者看到那些“300”开头的股票代码,我就知道它们背后大概是什么样的公司,交易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风险点在哪里。比如,我知道它的波动可能会比较大,那我在投入资金的时候就会更加谨慎,不会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我个人的经验就是,不管投资都别嫌麻烦,自己先花点时间去了解清楚。搞明白了游戏规则,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钱包,也才能更从容地去抓住机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伙儿有点帮助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