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跟大家伙儿聊聊这个会计记账凭证的事儿。这玩意儿,别看名字听着好像挺唬人,就是咱们日常跟钱打交道的一个记录,公司里头更是少不了它。
我刚开始接触这玩意儿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那会儿年轻嘛做事毛毛躁躁的。摘要写得那叫一个龙飞凤舞,自己过两天看都不知道写的更别说别人了,查账的时候那叫一个费劲。还有金额,小数点点错,或者干脆算错,那都是家常便饭。会计科目更是瞎用,有时候为了图省事,随便抓一个就填上去了,想着反正都是公司的钱,进哪个口袋不是进?后来才知道,这想法大错特错。
被老会计师傅好好给上了一课,才明白这记账凭证的重要性。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咱就从头捋捋我是怎么做的。
我得拿到原始凭证,比如发票,收据,入库单出库单什么的。记住,那些白条子,不正规的玩意儿,可千万不能拿来做账,这是铁律!以前我亲戚开个小店,就老拿些手写的条子给我看,说这也是费用,我跟他说这不行,税务局不认的,他还挺不乐意,说我死脑筋。后来真查账了,这些全给剔出来了,他还得补税罚款,那时候才明白我说的是对的。
拿到合规的原始凭证后,我就开始琢磨填记账凭证了。这凭证上,有几个关键的地方是必须得有的:日期、凭证编号、摘要、会计科目、借方金额、贷方金额。一个都不能少。
日期嘛就写实际业务发生的那天,别瞎编。凭证编号,我们一般是按月份流水编,比如“记-03-001”就是三月份第一张凭证,这样查找起来方便。
摘要这块儿,我现在的习惯是写得尽量简洁明了,但又能把事儿说清楚。比如,“采购A型号打印纸一批,共5箱”,或者“收到XX公司支付的货款(合同号XXXX)”。以前我就写个“办公用品”,鬼知道是啥办公用品,买了多少,后来查账就特别麻烦。
会计科目,就得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来选了,不能张冠李戴。比如买了办公用品,你不能记到“原材料”里去。这个刚开始容易搞混,得多看多练,熟悉了就好了。实在拿不准的,就赶紧问问有经验的同事或者领导,别自己瞎蒙。
然后就是金额了。这块儿最容易出错了!数字写清楚,小数点对齐,大写金额也要写对,多写个零少写个零那可差远了。我以前就因为小数点点错位置,导致账目对不上,加班加点找错误,眼睛都快瞎了,真是血的教训。
填完了自己先对一遍,借贷两边是不是平的。我们这儿,做完凭证,还得有复核的人再看一遍,就是为了防止出错。双保险嘛
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原始凭证整整齐齐地贴在记账凭证后面。一张凭证对应一张或几张原始单据,不能少也不能乱。我一般用胶水,贴得平平整整的,看着也舒服。有些公司偷懒,用订书机一钉,时间长了容易掉,或者显得乱糟糟的。
万一真做错了,比如金额写反了或者科目用错了,也不是没办法。那就得做红字冲销凭证了,用红笔写,或者现在电脑系统里就是负数,把错的冲掉,再做一张正确的蓝字凭证。以前还听说过什么反向蓝字冲销,不过我们这儿不常用,主要还是红字冲销或者直接作废重做。
我总结一下我平时做凭证的几个要点:
- 看清楚原始单据:发票、收据这些是根本,信息要全,别拿白条糊弄。
- 要素要齐全:日期、编号、摘要、科目、金额,一个不能少。
- 摘要说明白:简单几句话,把事儿说清楚,方便以后查。
- 金额核对准:小数点、数字位数,千万别马虎,借贷必相等。
- 科目别乱用:该是啥就是不能想
- 附件贴牢靠:原始凭证是记账凭证的‘证明人’,得保管
- 做完再检查:自己先过一遍,有条件的让别人复核一下,减少错误。
嗨,说白了,做会计记账凭证,就是个细致活儿,得有耐心,还得有点责任心。刚开始可能觉得繁琐,但时间长了,熟能生巧,也就那么回事儿了。关键是养成好习惯,别怕麻烦。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这儿,希望能对刚接触这块儿的朋友有点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