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年初了,朋友圈、各种APP,到处都在说那个个人所得税的事儿。特别是那个专项附加扣除,说是能省点钱。我琢磨着,这玩意儿每年都得弄,干脆把我自个儿咋操作的,从头到尾给大伙儿说道说道,也算是个实践记录分享。
第一步:准备工作,下载官方APP是关键
咱得先有个工具不是?这事儿主要就靠一个叫“个人所得税”的官方APP。我当时是直接在手机的应用商店里搜的,认准那个蓝底白字的图标,国家税务总局出的,别下错了山寨的。
下载好了,就得安装。安装完了,第一次用,那肯定得注册。我记得我当时注册的时候,可以选择人脸识别认证,也挺方便,扫一下脸,填点基本信息,像身份证号、手机号,再设个密码,基本上就搞定了。如果你以前注册过,那直接登录就行。
第二步:专项附加扣除,这块最重要
登录APP之后,首页上就能看到很多功能。对我来说,每年最先要弄的就是那个“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这玩意儿关系到下一年你能少交多少税,所以得重视。
我点进去之后,它会列出来好几项,比如:
- 子女教育
- 继续教育(比如我自己考个证啥的)
- 大病医疗(这个一般是第二年汇算清缴时填报上一年的)
- 住房贷款利息
- 住房租金
- 赡养老人
我就一项一项看,自己符合哪些。比如我有孩子在上学,我就点“子女教育”,然后按照提示把孩子的信息、就读学校啥的填进去。如果我是租房子住,就点“住房租金”,把租房合同上的信息填进去。每项填好之后,选择扣除年度,一般都是填报下一年的。比如现在是2024年底,我就填报2025年度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都确认无误了,就提交。
这里得注意,有些信息可能每年都一样,比如赡养老人的信息,那就可以选择“一键带入”,把去年的信息直接复制过来,省事儿。但如果有变化的,比如孩子升学了,或者租房地址换了,那就得手动修改,保证信息准确。
第三步:年度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看这里
专项附加扣除填完了,平时工资单位会代扣代缴。等到第二年的3月到6月,就得办那个“综合所得年度汇算”了。这个也特别重要,就是把你上一整年所有的收入(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合在一起,算算总共应该交多少税,已经预缴了多少,是退税还是补税。
APP首页到时候也会有明显的入口,点进去。系统会先让你确认个人基础信息、银行卡信息(退税要用)。然后,它会把你的收入信息、已缴税款信息都列出来,大部分是税务系统里已经有的,单位给你报过的。你就仔细核对一下,看看有没有漏的,或者不对的。
你之前填报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这里也会自动给你算进去抵扣。所有信息都确认没问题了,就点“提交申报”。系统会自动计算结果。
如果算出来是应退税额大于0,那恭喜你,过段时间钱就会退到你绑定的银行卡里。我记得我前几年就退过几次,虽然不多,但感觉像是捡了钱一样高兴。如果算出来是应补税额大于0,那就得在规定时间内把税补上,APP里可以直接操作缴款。
额外:查询纳税记录,有时候也用得上
有时候办其他事儿,可能需要提供个人纳税记录。这个APP也能搞定。我记得在“办&查”或者首页有个“纳税记录开具”功能。点进去,选择你要开具的年份和月份,就能生成电子版的纳税记录了,还可以下载打印,挺方便的,省得跑税务大厅了。
我这几年操作下来,感觉这“个人所得税”APP是越做越人性化了。一开始可能看着有点懵,但你跟着提示一步一步来,多点点,熟悉了就好了。关键就是信息要真实准确,特别是那些能让你省税的专项附加扣除,符合条件的都别忘了填。我这分享的也是我自己的土方法和过程,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