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报销,每次都能折腾我个半死。想当年我刚踏入社会那会儿,对这玩意儿两眼一抹黑,真是没少走弯路,熬夜贴票那是家常便饭。
最初的摸索与混乱
我根本搞不清哪些票据能报,哪些不行。什么发票抬头,纳税人识别号,经常弄错。有时候辛辛苦苦攒了一堆票,结果拿到财务那里,人家说这个不行,那个缺了就得打回去重新弄。那感觉,真是沮丧。
记得有一次,我出差回来,攒了一沓出租车票,有几张还是那种手撕的定额票。结果财务大姐跟我说,这种手撕票不行,必须是机打的,上面还得有详细信息。得,那几百块钱就算是打了水漂,自己掏腰包了,心疼得我呀。
理清头绪,逐步上手
吃了亏,总得学乖嘛我开始琢磨这报销到底是咋回事。第一步,肯定是先搞清楚公司的规矩。我就去找了公司的财务制度来看,厚厚的一本,看得我头都大了。后来还是我们部门的老王,人特给我划了重点,跟我说了哪些费用标准,哪些票据才算合格。
知道了规矩,接下来就是实际操作了:
- 收集和整理票据: 出差、招待、买办公用品,只要是公司的事儿花的钱,票据我都得留什么火车票、飞机行程单、酒店水单、购物小票对应的发票,都得整整齐齐的。发票上的信息,比如日期、品名、金额,我都会核对一遍,确保没问题。
- 填写报销单: 这个是关键。我们公司是电子系统和纸质单据结合。先在系统里把每一笔费用明细填清楚,什么事由、什么时间、花了多少钱。然后打印出来,再把原始票据按照顺序贴在附件单上。这贴票也是个细致活,得贴得平整,方便财务审核。
- 找领导审批: 填好了单子,贴好了票,就得开始漫长的审批流程了。先是部门领导签字,有时候领导忙,或者出差了,就得等着。签完字,还得看金额大小,有时候还要跨部门或者更高级别的领导批。
- 提交财务审核: 等所有领导都签完字,总算可以把报销单交到财务了。财务大姐们会再仔细核对一遍,看看符不符合规定,票据是不是真的,金额算没算错。
等待与到账
交上去之后,就是等待了。以前总担心哪个环节出岔子,钱迟迟不到账。现在流程熟悉了,只要材料没问题,基本上都能按时打款。看到工资卡里多了那笔报销款,心里才算踏实。
这报销虽然麻烦,但也是公司管理的一部分。规范了,对大家都有好处。我现在的经验就是,票据一定要及时要,而且要合规的。 报销单填写要仔细,别怕麻烦多检查几遍。还有就是,公司的报销制度一定要搞明白,别自己想这样下来,报销也没那么可怕了。
现在我每次报销前,都会把票据先分好类,看看哪些是交通费,哪些是招待费,哪些是办公用品。然后一次性把报销单填争取一次过。毕竟谁也不想因为这点事儿来回折腾,影响工作心情不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