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会计职称,我这过来人可真得好好说道说道。想当年,我刚从学校出来,一头扎进会计这行,那时候真是一腔热血,觉得只要我把账做得漂漂亮亮,业务能力强,就能平步青云。嗨,还是太年轻,不懂这里头的弯弯绕绕。
我一开始在一家民营企业干,每天就是埋头苦干,贴凭证、编报表、核对数据,忙得脚不沾地。工资嘛也就那样,刚够自己花销,月月光。干了几年,看着自己好像也没啥大长进,职位没动,工资涨得也跟蜗牛爬似的。反倒是办公室里有些比我资历浅的,就因为手里多了个“本本”,说话的底气都足了不少,机会也比我多。
下定决心去“拱”个职称
真正让我下决心去考这个职称,还是因为一次不大不小的刺激。那年,我媳妇刚怀上老大,家里开销一下子就上去了,我那点工资看着就更捉襟见肘了。正好那会儿公司内部提拔一个主管,我寻思着凭我的业务能力怎么也该轮到我了?结果,人家选了个有中级职称的小年轻。当时我那个郁闷,真是甭提了。
后来跟一个老前辈吃饭,他点拨我:“小张,你业务是不错,但现在这年头,没个证,很多时候就是块敲门砖你都摸不着。尤其你想往上走,或者想跳个好点儿的单位,那职称就是硬杠杠。”
我一听,是这个理儿。得,考!不就是考试嘛当年高考都过来了,还怕这个?
备考那段苦哈哈的日子
决定了就干。我报了中级会计职称的考试。那段时间可真是难熬。白天上班累得跟狗似的,晚上回家扒拉几口饭,就得立马钻进书房看书、做题。媳妇挺着大肚子,还得给我端茶倒水,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尤其是《财务管理》,公式多得跟蜘蛛网似的,还有《经济法》,条条框框,看得我头都大了。
- 时间管理: 我给自己定了死计划,每天必须保证三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周末更是全天候泡在书里。
- 刷题: 真题、模拟题,做了一套又一套,错题本都记了好几本。
- 互相打气: 当时还加了个备考群,里头都是一起奋斗的考友,大家互相鼓励,分享资料,感觉也不是那么孤单了。
考试前那几个月,我整个人都瘦了一圈,眼圈黑得跟熊猫似的。有时候学到半夜,真想把书一扔,不考了!但一想到家里的情况,想到那些有证的同事,我就咬咬牙,又坚持下来了。
拿到证之后,真的“香”吗?
总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成绩出来那天,我看到“通过”两个字,差点没蹦起来。赶紧把这好消息告诉媳妇,她也替我高兴。证书到手那天,我特意请老前辈吃了个饭,好好感谢了他一番。
那么,拿到这个中级职称之后,生活有啥变化?
是工资。 在原来的公司,老板知道我考下来了,象征性地给我每个月加了八百块钱。不多,但好歹也是个认可。我听别的考友说,有些单位,特别是效益好的大企业或者国企,有这个证,职称津贴或者岗位工资能涨个一两千甚至更多,这个就看各个单位的具体情况了。
是机会。 这点感受最明显。我拿着这个中级证,开始看外面的机会。好家伙,以前很多看着门槛挺高的职位,现在我也有底气去投简历了。面试的时候,HR看你有证,至少在专业能力这块,会少很多质疑。后来我跳槽到了一家规模大点的公司,工资比之前涨了差不多有小一半,这个中级职称在里面起了不小的作用。
我有个同事,跟我差不多时间拿到的中级,他后来进了一家国企。他说,在国企里头,职称这东西有时候比你实际干了多少活儿还重要。评优评先、晋升通道,很多都跟这个挂钩。没证,可能你干得再也只是个“干活的”,有证了,才算是进了那个“圈子”。
你说这会计职称到底有没有用?我的实践感受是:绝对有用,尤其是在你职业生涯的上升期。 它可能不会让你一步登天,但它能给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让你在机会来临的时候,能抓得住。
证只是个敲门砖,真正在职场立足,还得靠实打实的本事。但没这块砖,很多门你连敲的机会都没有。还在犹豫的会计朋友们,如果条件允许,还是早点把这个职称拿到手,错不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