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个体户报税的时候了,这玩意儿真是躲也躲不掉。每个季度末都得这么折腾一回,头大。自己做生意嘛这些都是分内事,硬着头皮也得上。今天就跟大家伙儿聊聊我这申报个人所得税的辛酸历程,给新手朋友们提个醒儿。
第一步:登录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税务系统
咱得先摸到正确的门。我一般都是直接搜“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找到官网。进去之后,有几种登录方式,我个人比较推荐用个人所得税APP扫码登录,比输密码方便多了,那密码设得老长,还要求这要求那的,谁没事儿老记那个呀。
如果你手机不在身边,或者APP出啥幺蛾子了,那就只能老老实实输身份证号和密码了。第一次登录可能还会让你装个啥控件,按提示装就完事了。
第二步:在迷宫里找到正确的申报入口
登录进去之后,那界面选项是真不少,看得人眼花缭乱。咱的目标明确,就是奔着报税去的。我一般是这么找的:
- 先点那个大大的“我要办税”或者类似的字眼。
- 然后在下一堆选项里,找到“税费申报及缴纳”。
- 点进去之后,因为咱是个体工商户嘛要找的是跟“经营所得”相关的。一般会有个叫“经营所得(A表)申报”或者“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A表)”之类的。如果是定期定额户,可能入口会叫“定期定额户自行申报”,这个得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来。
这里得特别注意,千万别点错了申报表,不然填了半天都是白费功夫,还得重来,那叫一个郁闷。
第三步:老老实实填报你的经营情况
找到正确的申报表了,接下来就是填数字了。这一步最关键,也最考验你平时的记账功夫。你需要把你这个申报期内的:
- 收入总额:就是你这个季度一共卖了多少钱,提供了多少服务收了多少钱,都得算上。
- 成本费用:进货花了多少,房租水电人工这些经营相关的开销是多少,也得有数。
- 还有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之类的,能享受的都别落下。
系统一般会根据你填的收入和成本,自动算出来一个“应纳税所得额”。不过我还是建议你自己也手动算一遍,核对一下,万一系统抽风算错了?现在很多地方的政策,小规模的个体户收入不高的话,是可以享受减免的,这些系统一般会自动判断,但自己心里有数总没错。
我一般是按季度申报的,所以申报期限就是季度结束后的下个月15号之前。千万别拖到一天,万一系统卡了,或者你填错了没时间改,那可就麻烦了,可能会有滞纳金。
第四步:检查、提交、然后等着扣款
所有数据都填完了,一定!一定!要仔仔细细检查几遍!数字有没有填错?项目有没有选对?都确认无误了,再点那个“提交申报表”的按钮。
提交成功后,就该缴税了。我为了省事儿,早就去银行签了个《委托代扣税款协议书》,这样税款到期了税务局就直接从我绑定的银行卡里划走了,不用我再操心。如果你没办这个,那就得在申报成功后,自己在电子税务局里操作缴款,或者去银行柜台交。
缴完税,这回的申报才算真正画上句号。我一般会把申报成功的凭证或者截图保存一下,万一以后有啥需要,也是个证据。
一点小小的经验总结
个体户报税这个事儿,熟悉了流程也没那么复杂。关键就是平时要把账目理清楚,收入多少,支出多少,都得有明细。这样到报税的时候,数据信手拈来,填表也快,心里也有底。
最怕的就是平时糊里糊涂,报税前临时抱佛脚,那可真能急死人。养成良好记账习惯,比啥都强!希望我这点实践经验能帮到大家,报税这事儿,咱个体户都得面对,早点弄明白早省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