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我就跟大家伙儿唠唠我自个儿琢磨单式记账法那点事儿。说起来,这玩意儿挺简单的,尤其适合咱们这种不爱整那些复杂玩意儿的人,或者刚开始想管管自己钱袋子的小白。
我是咋开始琢磨这事的
起初,我也是个糊涂蛋,钱花哪儿了,挣了多少,脑子里一团浆糊。后来寻思着不行,得弄明白自个儿的家底。我就开始在网上瞎摸索,看人家都咋记账的。那些个专业的会计词儿,看得我头都大了。什么借方贷方,听着就晕。无意中瞅见了“单式记账法”这几个字,一看介绍,感觉这个我能行!
我的实践步骤,一步一步来
第一步:找个本儿,或者弄个简单的表格。
我最开始是直接拿了个笔记本,后来觉得手写有时候改起来麻烦,就在电脑上拉了个最简单的表格。用啥都行,关键是顺手。
第二步:搞明白最核心的规则——只记一笔!
这是单式记账法最牛的地方,也是最简单的。就是每一笔钱的进出,我就在一个地方给它标上。不像有些复杂的法子,一笔钱得在好几个地方捣鼓。咱这个,简单直接。
比如说,今天我发工资了,进了3000块。我就在本子上或者表格里写:
- 日期:比如2023年10月26日
- 事项:工资收入
- 金额:+3000 (进钱我就用加号,或者直接写数字,反正我知道是进来的)
下午我去超市买菜,花了50块。我就接着记:
- 日期:2023年10月26日
- 事项:买菜
- 金额:-50 (花钱我就用减号,或者用红笔,或者单独一列叫支出)
第三步:给自己定几个简单的分类。
虽然是单式记账,但光秃秃地记流水账,回头看还是有点乱。我就寻思着,得给这些花销和收入分分类。不用太细,太细了又回到复杂的老路上了。我就分了几个大类,比如:
- 收入类: 工资、奖金、偶尔接点私活儿的零花钱。
- 支出类:
- 吃饭钱(这个是大头)
- 交通费(公交、打车)
- 房租水电(固定开销)
- 买衣服日用品
- 人情往来(这个也躲不掉)
- 其他杂项(偶尔买个小玩意儿)
记账的时候,除了金额,我就会在旁边稍微备注一下是哪个分类的。比如买菜,就属于“吃饭钱”。
第四步:坚持每天记,或者集中几天记一次。
这个最考验人了。我一开始也是雄心壮志,后来偶尔会忘。我的经验是,最好是当天事当天毕。如果实在忙,可以攒个两三天的,但别超过一个礼拜,不然真就想不起来了。我现在习惯用手机的便签或者专门的简单记账APP,发生一笔记一笔,晚上再统一整理到我的总表里。
第五步:定期看看钱都去哪儿了。
光记账不那跟没记也差不多。我一般是每个月底,把这个月的账拉出来瞅瞅。看看哪个分类花得多,哪个分类花得少。这样心里就有数了,下个月就知道该在哪方面省着点,或者看看收入有没有达到预期。
比如,我一看,豁,这个月“吃饭钱”里头,外卖点太多了,那下个月就多自己做做饭。或者一看,“买衣服”的钱超了,那下个月就管住手。
我琢磨出来的单式记账规则核心
说白了,单式记账的规则就几条,我自个儿总结的土话版:
- 发生啥事记啥事: 只要跟钱有关系的,不管是进来的还是出去的,都得记上。
- 一事一记最省心: 一笔经济活动,就在一个账户(就是你的记录本或表格)里登记一次。别搞复杂了。
- 要素要齐全: 日期、具体干啥了(摘要)、多少钱(金额),这几样得有。收入还是支出,也得标明白。我是用正负数,简单明了。
- 账要平: 虽然单式记账不像复式那样严格要求借贷必相等,但月底算总账的时候,你这个月的总收入减去总支出,剩下的钱,跟你银行卡或者钱包里实际多出来或者少了的钱,得能对得上大概。这样才知道自己没记错没记漏。
我就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刚开始可能有点不习惯,但坚持下来,看着自己的账本越来越清晰,心里那叫一个踏实。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对于个人或者流水不复杂的小家庭、小生意来说,是真够用了,主要是它不折磨人,容易上手,也容易坚持下去。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点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