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分录这玩意儿,说起来好像就是借贷俩字儿,但真要上手做,不少刚入门的朋友都觉得脑壳疼。我瞅着好多人,理论知识点背得滚瓜烂熟,一碰到实际的经济业务,就不知道那个钱是该往左边记(借方)还是往右边记(贷方)了,科目更是张冠李戴,乱成一锅粥。真不是我爱唠叨,这玩意儿你要是光啃书本,不实际上手练练,那基本等于白搭。
我的折腾记录
我就动了心思,想着把自己这些年摸爬滚打积攒下来的一些经验,还有平时看新手们容易犯迷糊的地方,都给它归拢归拢。也不是啥了不得的独门秘籍,就是想整点实在的,接地气的例题,让大伙儿一看就明白,一练就能有点感觉。
说干就干。我先把最基础、最常见的那几类业务给拎了出来。你想,公司开门做生意,总得买东西、卖东西、发工资、报销费用?这些就是最基本的。 我就翻箱倒柜,把我以前的笔记、工作里碰到过的一些典型案例(都做了处理,确保跟具体公司没半毛钱关系),还有一些经典教材上的好例子,都给它搜罗到一块儿。
整理这些东西,还真不是个轻松活儿。你知道的,会计分录这东西,细节特别多。一个不小心,借贷方向搞反了,或者会计科目用错了,那整个账就都乱套了。 我就一道题一道题地看,一个科目一个科目地捋,确保每个例子的业务背景清晰,分录逻辑也说得过去。有时候为了一个分录怎么写能让新手更容易理解,我还得自己在那儿琢磨半天,换好几种说法试试。
一开始是零零散散的,后来我觉得不成,太乱了。我就琢磨着,得给它们分分类, 比如:
- 资产类业务(比如买固定的家当、收到别人欠的钱)
- 负债类业务(比如欠别人的钱、要交的税)
- 所有者权益类业务(比如老板投钱进来)
- 成本费用类业务(比如生产东西花的钱、日常开销)
- 收入利润类业务(比如卖东西赚的钱)
大概就这么几个大方向,每个方向底下再放几个不同场景的例题。这样一来,学起来就感觉有个谱,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了。
捣鼓出来的成果
前前后后折腾了好一阵子,总算是把这些分录例子给弄得差不多了。主要目的就是想让初学的朋友们,能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例子,把书上那些干巴巴的理论知识给串起来,真正明白每一笔经济业务到底是怎么在账上反映的。
做会计,分录就是盖房子的砖头,这基本功要是练不扎实,后面学更复杂的东西,或者真正到工作岗位上,那可就费劲了。我这整理的也不是啥标准答案,顶多算是我个人在实践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能给正在初级会计这条道上摸索的朋友们一点小小的帮助。记住咯,这玩意儿,没啥捷径,就是多看、多想、多练,练多了,感觉自然就来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