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考高级会计师那点事儿。不少人问我,这高级会计师到底值不值得考,含金量高不高。我这过来人,就掏心窝子跟大家唠唠我的实践过程。
下定决心,开始折腾
刚开始我也犹豫。毕竟工作有些年头了,再拿起书本,确实需要点勇气和毅力。我为啥下这么大决心?主要还是觉得职业生涯到了一个坎儿,想往上再走走,手里没个硬东西,心里不踏实。眼瞅着身边有些同事,或者同行,拿了高会,机会确实多了些,说话分量也不一样。我寻思着,这玩意儿,大概就是个敲门砖,也是个实力证明。
备考的苦与乐
决定了就干!我先是上网搜罗了一堆资料,看了看考试大纲,买了官方教材和一些辅导书。那书是真厚,一看就头大。那段时间,基本上就是:
- 制定计划:每天保证多少学习时间,周末更是整块时间扑上去。
- 啃教材:第一遍是硬着头皮通读,很多东西都忘了,得重新捡起来。
- 听课件:配合着网上的课程,有些难点听老师讲讲,比自己瞎琢磨强。
- 做习题:理论看明白了,还得落实到题目上。一开始错得一塌糊涂,心态差点崩了。
那段日子,真是两点一线,单位、家里,回家就扎进书堆。有时候学到半夜,脑子都是木的。特别是那些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案例分析,真不是死记硬背就能搞定的,得理解,得会分析。中间也想过放弃,但一想到当初的决心,还有未来的可能性,就又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考试与评审,又一道坎
好不容易熬到考试。全国统考,那阵仗,跟高考也差不多了。进了考场,拿到卷子,深吸一口气,开始答题。考的都是实务性的东西,什么企业并购、业绩评价、风险管理,都是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硬骨头。
考完试,以为能松口气了?还没完!高级会计师,光考试通过不行,还得参加评审。这评审,又是一道坎。得准备一堆材料,业绩报告、论文啥的,还得答辩。我记得我准备论文那会儿,查资料、写初稿、改了又改,头发都掉了不少。答辩的时候,面对好几个专家,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生怕哪个问题答不上来。
拿到证后的感受
当一切尘埃落定,拿到了那个红本本,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你说它一下子就能让我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那倒也未必。但是,这本证书,确实给了我更多的底气和机会。
就像我前面说的,它是个敲门砖。有些高端岗位,明确要求有高级会计师职称。而且在跟同行交流,或者参与一些重要项目决策的时候,感觉自己的专业意见更容易被重视。它代表了你在会计这个领域,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都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我为啥知道这些?因为我以前待过一个单位,有个老同事老李,能力挺强,就是没这个证。好几次提拔的机会,都因为这个硬性条件卡住了。他后来也去考了,折腾了好几年才拿到。拿到之后,很快就被提拔成了财务副总监。他说,有时候,这社会就是这么现实,你得有那么个东西来证明你自己。
你要问我高级会计师这证含金量高不高,从我自己的实践经历来看,我觉得是高的。它不光是对你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你学习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肯定。过程确实挺折磨人的,但收获也是实实在在的。如果你也在这个行业里,想往深了发展,不妨考虑一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