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琢磨着搞个事儿,跟几个朋友合计了一下,觉得成立个“有限合伙企业”可能比较适合我们目前的情况。说干就干,我就开始着手办这事儿了,今天正好把整个过程捋一捋,给大家分享下我的实践记录。
第一步:先想明白为啥要搞有限合伙
我们几个,有的想出钱但不想管太多具体的事,有的,有精力有想法愿意去实际操作。有限合伙这种形式,正好能把出钱的和管事的分开,各司其职,感觉挺目标明确,就是它了!
第二步:起名字,这可是个头疼事儿
万事开头难,第一个拦路虎就是给我们的“小事业”起个名字。我们几个人凑在一起,想了好几个,有的太普通,有的又太拗口。关键是,想好的名字还得去工商系统里查一下,看有没有被人注册。我们当时就列了个单子,大概有十来个备选,一个一个去查。查名这一步挺关键的,别到时候都准备好了,名字不行,白折腾。
- 想了几个朗朗上口的。
- 去相关网站或者窗口查重。
- 定了几个备选,以防第一个不行还有替补。
总算敲定了一个大家都还算满意的名字。
第三步:找合伙人,明确分工
这个在我们决定搞有限合伙的时候,人选基本就定了。但关键是要明确谁是普通合伙人(GP),谁是有限合伙人(LP)。GP就是那个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一般是负责经营管理的人。LP,就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一般不参与具体经营。我们当时就把这个掰扯清楚了,谁干谁出多少力,谁担啥风险。
第四步:最重要的文件——合伙协议
这玩意儿可重要了!合伙协议是咱们有限合伙企业的“宪法”,里面规定了各种大小事宜。我们当时是找了个懂行的朋友帮忙参谋了一下,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合伙企业的名称和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
- 合伙目的和合伙经营范围;
- 合伙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 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的构成及其各自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
- 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方式;
- 合伙事务的执行;
- 入伙与退伙的条件和程序;
- 争议解决方法;
- 解散与清算;
- 违约责任等等。
我们把能想到的细节都尽量往里写,大家反复讨论了好几遍,签的时候心里才踏实。千万别在这上面含糊,以后有啥事儿,都得照着协议来。
第五步:准备材料,跑工商注册
协议签好了,接下来就是准备一大堆材料去工商局(现在好多地方是市场监督管理局)办注册了。我当时准备的主要有:
- 全体合伙人签署的设立登记申请书;
- 全体合伙人的身份证明(我们都是个人,就提供了身份证复印件);
- 全体合伙人签署的合伙协议;
- 全体合伙人签署的对各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出资的确认书;
- 主要经营场所证明(比如房产证复印件或者租赁合同);
- 还有一些其他的表格,都是当场领了填的。
这些材料都准备齐了,我就提交上去。然后就是等审批。审批通过了,就能拿到营业执照了!看到执照的那一刻,还是有点小激动的。
第六步:刻章,开银行账户
拿到营业执照后,事儿还没完。得赶紧去公安局备案刻章,公章、财务章、合伙人章(有些地方可能还需要其他的,具体问清楚)。章刻好了,就带着营业执照正副本、刻的章、还有合伙人的身份证这些东西,去银行开立对公账户。这个账户以后就是企业资金往来的主要通道了。
第七步:税务登记和其他后续
银行账户开好了,还得去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核定税种什么的。现在很多地方都是“多证合一”了,可能在工商注册的时候税务登记的一些信息也一并采集了,但最好还是去税务局确认一下,领个税控盘,学习怎么开发票。我们当时就专门找人问了问,确保这块儿没问题。
根据合伙协议,还得建立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账簿什么的也得按规定弄虽然我们是小打小闹,但规范操作总是没错的。
搞这个有限合伙企业,前期主要是理顺合伙人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然后就是按部就班地走流程、准备材料。虽然有点繁琐,但一步步做下来,看到自己的“小摊子”正式开张,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希望我的这点实践经验能给有需要的朋友一点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