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开春那会儿我正焦头烂额,部门空降了个新总监,张嘴闭嘴都是“人才梯队”“效能优化”。我们这些老杆子坐一块抽烟,都说这怕不是要动刀子。果不其然,月底绩效面谈,领导甩给我张表:“老王,专业资质这块得补补。”
硬着头皮翻教材
隔天就跑去书店扛了半人高的资料。好家伙,《经济基础》跟砖头似的,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曲线”看得我眼冒金星——十年前学的微积分全就饭吃了!
咬碎后槽牙定了个死规矩:每天雷打不动啃两小时书。早上六点闹钟一响就鲤鱼打挺坐书桌前,咖啡灌得胃直抽抽。老婆骂我魔怔了,我说你懂这可是保命符!
- 踩的第一个坑:网上找的免费题全是过期货,做了三十道错了二十八道,气得我差点把键盘砸了
- 花得最值的钱:68块买了套真题软件,这才发现法律部分超爱考“集体合同报备天数”这种刁钻数字
- 最狠的操作:把重点章节拍成语音,上下班塞耳机听,有回在地铁上忘降音量,“最低工资标准适用范围”外放得全车厢都听见了
考场现形记
考试那天瓢泼大雨,考场空调还坏了。汗珠子啪嗒砸在答题卡上,隔壁小伙抖腿抖得我桌椅共振。做到“劳务派遣员工工伤赔偿主体”那题时,手心全是冷汗——这玩意儿上周刚背混!
交卷前五分钟,哆嗦着手把多选题从三个选项改成两个。出成绩一看,62分压线飘过,腿软得扶着墙才站住。
红本本的真用处
本来以为就是抽屉里多个证,没想到三个月后公司搞岗位评级,薪酬绩效那块突然要求“中级职称优先”。我掏出还热乎的证往HR桌上一拍,当月工资条就多了八百块津贴。
上周更绝,行业峰会让我去凑数,名帖上印着“高级人力资源专员”,甲方老头看见直接塞名片:“王老师以后多指教!”回去路上捏着名片直乐——十年前人家都叫我小王。
你说值不值?反正考证那几个月瘦的八斤肉,现在都被涨的工资养回来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