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开完周会,老板又在画大饼,说今年公司战略多牛多牛。我坐在工位上,心里犯嘀咕:这玩意儿到底好不总不能光听领导吹。不行,我得实际查查,不然年终奖又要缩水。干脆弄了套自己总结的指标,试试水。
我直接找数据
早上刚坐到电脑前,我就开始翻了公司内部系统。什么财务报表、客户反馈报告,全扫了一遍。找起来还挺费劲,有些数据藏在乱七八糟的文件夹里。用表格简单拉了下,然后挑了四个我觉得最能看清真相的东西:钱挣得多不多、客户满不满意、公司成长没成长、对手们怕不怕我们。这些就是我的四把尺子。
过程?先上手检查第一个指标:钱是不是真进账了。我打开盈利表,一行行对比去年和今年的数字。看起来利润涨了点儿,但细看发现是裁人省下的开支,实际业务没动弹。跟同事聊天打听小细节,大家都抱怨工资卡里没变化。这战略真不行,嘴上说增长,结果是拆东墙补西墙。
接着搞客户这块
然后轮到第二个指标:客户喜不喜欢咱们公司。我跑去调查问卷系统,下载了最近几个月的数据。看完就傻眼:一半人打分都只给两颗星,评论栏里全是骂街。试着打电话问几位老顾客,其中一个直接吼回来:“服务太渣,下次不想合作了!”回头又查订单量,果然掉了一大截。战略吹得多贴心,结果是自嗨,客户都跑了。
第三部分,检查公司是不是长大了。算了一下新增员工和市场占比。表格一拉,人数多了十几个,但新招的全是实习生;占有率?行业报告里,我们排名反而下滑了。问了市场部一哥们儿,他说全在推面子工程,实际地盘被对手啃光了。成长?虚假繁荣罢了。
对付对手
压轴戏是第四个指标:对手们到底怕不怕我们。我翻了对手网站、论坛评论。发现人家新产品推得火热,评论区都在聊“比某某家强多了”,说的就是我们公司名字。还偷瞄了会议记录,高管们天天开会被威胁。对手根本不鸟我们,自己在家打转转。
忙活一天下来,全写进实践记录里了。四个指标一合计:钱没挣够、客户跑光、成长掺水、对手看笑话。战略好不根本是自欺欺人!之后项目总结会上,我当众把这结果甩出去,老板脸都绿了。我已经在琢磨换个踏实地方了,省得陪折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