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跟大伙唠唠我上个月折腾财务费用分析的事儿,说出来都脸红,刚开始真是踩坑踩到怀疑人生。要不是硬着头皮捋顺了,差点被老板当冤大头!
一、问题砸脸上了
就上个月3号,老板突然把我薅过去,指着报表问:“这季度费用咋比上季度高了一截?钱花哪儿了?你给我整明白!” 我一看那密密麻麻的数字,脑袋嗡一声,心里直打鼓:这玩意儿到底要从哪儿下手?当时真就抓瞎,就知道费用总数变多了,具体为懵!
二、硬着头皮开干
没辙,只能硬刚。我先把过去仨月的费用明细全导出来,对着屏幕死磕:
- 一笔一笔筛分类:电费水费归一堆,办公室耗材归一堆,借银行的钱要付的利息单算一堆,设备损耗的钱(后来才知道叫折旧)再拎出来。
- 按月对比画折线:拿彩笔在纸上画,哪个月水电费突然蹦高了?哪个月利息突然涨了?标记出来,看着贼明显。
- 找大头揪原因:发现利息支出贼扎眼!赶紧翻贷款合同,发现是年初新贷了一笔款,利率还涨了点,怪不得!这部分开销多,真不能怪财务乱花钱。
三、摔跟头才学会看路
本以为搞定了,兴冲冲汇报。结果老板一问细节,我又卡壳:“这季度推广费是降了,但为啥降?效果咋样?” 完犊子,光顾着看数字增减,没深挖背后的事儿!典型灯下黑!赶紧补课:
- 死磕推广数据:找运营要后台数据,发现是停了几个效果差的平台投放,虽然费用降了,但带来的客户量掉得更猛!亏!
- 盘问业务部门:为啥水电费那月爆表?一问才知道,隔壁部门新装了个服务器集群,24小时开着烤机!光看账单哪想得到这层!
四、血泪教训别重蹈覆辙
这趟折腾下来,算是彻底懂了几个致命误区:
- 只看总数不看根:费用高就慌?得拆!像剥洋葱,一层层看到底哪片辣眼睛。
- 只管数字不管事:费用降了不等于干得漂亮!可能砍掉的是命根子!得问清楚为啥变、影响了
- 关起门来瞎琢磨:财务数据就是业务干的活!不跟业务唠,永远不知道电费为啥暴涨,也不知道客户为啥突然不续约!
五、现在总算是捋顺了
现在再搞费用分析,我心里有谱多了:先分门别类切蛋糕,再按月排开看趋势,揪出异常的大头深挖,拉着业务部门对质找真相。上周跟老板汇报,他难得没皱眉头,还点了下头!财务费用分析不是财务部自己玩数字游戏,它是业务干得好不好的照妖镜!咱搞明白了,才能帮公司省钱、花对钱不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