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私信问去年个税怎么算的,正好我把当时的记录翻出来捋一遍。这事说起来挺简单的,就是步骤多容易懵,我自己也差点栽坑里。
第一步:摸手机查工资单
那会儿刚过完年回公司上班,财务在群里嚷嚷让核对专项扣除。我嫌烦没管,结果三月初刷手机银行,看到二月份工资比平时少了千把块,当场急眼了——这还了得!赶紧把工资条翻出来对着看,果然写着"代扣个税XXX元"。行,只能硬着头皮搞明白了。
第二步:跟个税APP死磕
点开那个蓝色APP,首页就有个"2020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的横幅。戳进去先让我登录,人脸识别晃了半天才通过。进去后直接蹦出个提示框,好家伙!说我可能要补税四千多!吓得我手机差点砸脸上。
赶紧把页面往下扒拉,果然看见能填专项附加扣除的入口。这里得说道说道:
- 租房信息填得我手抖:合同编号根本记不住,现翻床头柜找合同
- 老家房贷证明折腾人:银行流水截图发不上去,重拍三次才通过
- 大病医疗直接懵圈:去年陪老妈看病的单据铺了满床,发现自费部分根本没到抵扣标准
第三步:让系统重新算账
填完所有项目后,最刺激的来了!点"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时手都是抖的。进度条转了三圈,弹出来的新数字差点让我笑出声——从补税四千变成退税两千八!赶紧截个图发家庭群嘚瑟。
接着就是绑定银行卡。这里有个坑:卡号输错一位没提示,还好我复制粘贴的。提交申请后显示"税务审核中",那几天上班摸鱼就刷这个页面,比查快递还勤快。
结果
等了大概七八天,早上挤地铁时收到短信,说退税到账了。立马打开手机银行查账,看到那笔钱白花花进账,午饭立刻加了个鸡腿!
今年学乖了,年初就把租房合同拍好存相册。要我说,个税这事就跟煮泡面似的——看着包装说明挺复杂,真动手了也就那么几步。但你要不看说明瞎搞,要么咸死要么饿肚子。唠叨句:专项扣除千万别瞎填,我同事图省事乱填租房地址,后来被要求补材料,差点影响买房贷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