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分享一下我是怎么在公司里处理那些小物件的费用分摊的,就是那些办公桌上的笔、纸、还有新买的键盘鼠标啥的。这些东西便宜,买的时候花钱不多,但积少成多,老板一直叨叨着要省点钱。我就琢磨着,网上有人推荐五五摊销法,说能把费用分两次摊掉,先摊一半当买时的开支,再用掉的时候再摊另一半。听起来好像挺简单,我就决定试试看。
我先找了一堆小物件来练习
上周,老板让我整理仓库里的旧存货,我一看,那些墨盒、订书钉堆成山了,总价也就几千块钱。我之前都是直接入账当支出了事,结果每个月费用忽高忽低,搞得出纳姐抱怨记账麻烦。我就拉了个单子,数数有哪些东西属于低值易耗品——就是不值钱、天天用还容易坏的那些玩意儿。花了点时间,我用纸记下来:墨盒200个、订书钉50盒、还有新换的打印机,加起来五千多块。
开始动手做摊销计算
五五摊销法就是分成两步嘛先买的时候摊一半,后面再用掉摊另一半。我找了个破本子,在桌子上摊开,算盘都懒得用,直接心算。第一步,买墨盒的那些钱,我就当费用记一半——比如墨盒买价两千块,我先掏一千五写到账本上。剩下的钱放着,等墨盒真正用光光再摊完。这开头挺简单的,不就是钱分两次数吗?我就刷刷写账本,加加减减弄了半天。
- 第一步:先摊买下来的钱——我把那些小物件列像数钱一样,挨个分一半记录。墨盒的二千分成一千五记支出,剩下的留着。
- 第二步:等东西用完后摊剩余的钱——这可就麻烦了,得盯着啥时候东西用完。上个礼拜订书钉盒突然空了,我立马翻账本,把剩下的钱摊掉。结果打印机墨水才用了半瓶,差点忘摊了,还是出纳姐提醒我补记账。
中间出了个大岔子:打印机用掉的那部分我居然没摊准。本来是分摊另一半的钱,结果我毛手毛脚,没记日子,拖拖拉拉差点过期了。幸好后来加班补了个电子表格,在手机上列日期提醒,这摊摊销法才算走通了。
的效果和我的小感悟
折腾了整整一天,把摊摊摊搞完,账本整齐多了。老板一看每月开支均匀了,笑得合不拢嘴,说这叫省钱有道。我,觉得这方法还行,钱分两次摊确实减轻了高峰期的压力,但太费脑子了,要是物件多,又没提醒,保准漏摊一堆。以后还是老老实实用电子工具辅助,省得翻车。
五五摊销法就是个粗活儿,搞多了手熟就行。财务人要是手头紧,想试水,我建议从小处开始,别贪快,一步一步摊开账本弄,别像我这样丢三落四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