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查银行短信才发现,去年买的那点儿外国债券又跌成狗了。捏着手机在阳台抽了半包烟,老婆开门就骂:"要死抽这么多!"咳,这不心里堵得慌嘛
一、贪便宜吃大亏
去年刷财经新闻看见个意大利公司债,收益率写得那叫一个诱人——12%!当时脑子一热,直接拿儿子压岁钱账户划走三万块,还美滋滋跟老婆吹牛说给娃赚奶粉钱。结果才半年,先是当地报纸爆出这公司做假账,紧接着评级机构咔嚓就给降到垃圾级。上个月想割肉跑路,券商经理支支吾吾说:"这债券现在压根没人接盘..."
教训:洋韭菜也是韭菜,别以为挂个洋名字就硬气
二、病急乱投医
急吼吼约了做跨境投资的老王撸串。这哥们听我诉苦直拍大腿:"去年土耳其国债暴雷那会儿,我客户踩的坑比你深多了!"他蘸着啤酒在桌子上画:
- 第一坑:只看收益率数字,没查发行方祖宗三代
- 第二坑:以为欧元债都安全,结果买了个巴西公司发的欧元债
- 第三坑:兑付要用阿根廷比索,汇率跌掉裤子
三、偷师三招保命技
隔天揣着两包中华蹲到老王公司楼下,硬拽着他喝咖啡。这老油条总算吐了点干货:
- 查祖宗:别嫌麻烦,上该国工商网站扒企业注册信息,重点看有没有被罚到倾家荡产的记录
- 算细账:把票面利率减掉换汇成本,再扣掉托管费管理费,真实收益可能还不如余额宝
- 留后路:只买交易所能挂牌的债券,真要跑路还能挂单割肉
昨天默默把剩下的阿根廷比索债全抛了,虽然亏了六千多。不过转手换了点德交所挂牌的荷兰水务债,年化就4%出头,这回踏实多了。老婆听说后翻个白眼:"早干嘛去了?"咳,这学费交的...不过请老王喝的那杯88块的咖啡,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