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这时候我还在发愁转行的事儿。刷招聘软件全写着“年薪20万起”,点进去一看都要注册会计师证书。一咬牙一跺脚,直接淘宝买了套二手教材,结果翻开第一页就傻眼了——这跟天书有啥区别?
从零开始的抓瞎阶段
当时干了三件蠢事:
- 闷头啃教材:抱着《会计》硬啃半个月,天天在借贷分录里打转,做梦都在写会计分录表,醒来发现连银行存款科目都记反了
- 乱报线下班:被培训机构忽悠着交了八千多,结果老师照着PPT念,课后问问题永远回答“下节课讲”
- 按考试顺序学:听人说《税法》最简单就先学,结果增值税税率背到一半政策更新了,全书白看
三个月下来就考过个《经济法》,还低空飘过61分。最崩溃的是发现培训机构给的“真题”全是十年前的旧题。
踩坑踩出的野路子
去年三月彻底换了打法:
- 扒了30份备考攻略:把所有经验贴里重复提到的老师名全记下来,挨个试听盗版网课
- 把教材当字典用:直接打印考友整理的思维导图,看不懂才翻书
- 打印机当饭碗:咸鱼淘了台二手激光打印机,光《财管》公式就印了四百多张,厕所墙上都贴着年金现值系数表
最狠的是搞了个微信机器人,每天早晨七点自动往群里发前晚的错题截图,逼着群里五个难兄难妹互相批改。有个山东老哥凌晨三点改我合并报表题,在群里骂我瞎编商誉金额。
魔鬼冲刺期干了两件疯事:把六科高频考点录音,洗澡时循环播放,现在听见“存货跌价准备”这词还条件反射想挤沐浴露;考前两个月辞了职,每天泡市图书馆,保安大爷都认得我,有次闭馆被锁在厕所里,是爬窗户出去的。
考完才明白的真相
去年八月考完一门,在考场外便利店啃饭团的时候突然想通:
- 考证机构说的“三年轻松拿证”是放屁,实际有效学习时间低于3000小时根本别想
- 招聘网写的“持证优先”是“没证勿扰”,面会计师事务所时经理直接说没证只能干审计助理
- 最坑的是工资——转行进八大所第一年就比原来多挣两千块,天天加班到凌晨,计提折旧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头发掉得比固定资产还快
血泪换来的入行诀窍
现在在事务所摸爬滚打一年多,总结出几条生存法则:
- 新人别挑项目,哪个IPO项目要人就往哪钻,虽然天天吃盒饭但攒经验值快
- 考过两三门就能投财务分析岗,很多企业愿意培养半成品
- 税务所比事务所轻松,但起薪低得吓人,得做好前两年啃老的准备
上周最讽刺的是被派去某互联网公司审计,发现对方财务总监是我当年考证群的网友。那哥们举着我的审计通知书乐:“当年天天求我讲合并报表的小白,现在来查我账了?”
的忠告:零基础转行就像跳悬崖,要么长出翅膀飞起来,要么带着降落伞慢慢飘。千万别信什么“轻松拿证年薪百万”的鬼话,我现在的工资条还没保洁阿姨加班费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