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月我蹲在工位上刷手机,突然看到中级会计考试报名消息弹出来,寻思着再这么混下去不行,立马拍桌子决定备考。说干就干!翻出压箱底的教材,嚯,三本砖头厚的书差点砸了脚。心里一盘算,满打满算就剩六个月,赶紧翻经验贴,发现大伙都说实务最难搞,得把大头时间砸这儿。
死磕实务这块硬骨头
先从实务这本下手,结果第二章的长投就差点把我送走。借贷分录绕得我脑壳发昏,硬着头皮画了十几遍框架图还是懵。后来刷到个教学视频,有个马老师把合并报表讲得像拼乐高似的:"先框母公司底盘,再插子公司模块",我当场拍大腿喊绝!立马跟着他的节奏走,每天雷打不动啃两小时网课,重点章节直接手抄分录贴在冰箱上。最狠的时候连洗菜都在默念:"成本法转权益法,先调留存收益..."
- 四月攻坚计划表:
- 早晨6点:边啃包子边背金融资产分类
- 午休30分钟:刷存货跌价题库
- 晚上8点:跟着网课画合并报表框架
跟财管公式拼命
五月份转向财管差点崩溃。翻到第二章现值终值计算,密密麻麻公式看得眼冒金星。有次算资本成本算到凌晨,结果比对答案全错,气得把计算器摔沙发上。隔天刷到陈娣老师的直播,她拿着买菜举例子:"机会成本就是你放弃的那把青菜",我噗嗤笑出来突然开窍了!马上改变策略——每天早饭前逼自己做十道计算题,错题直接剪下来贴成"公式耻辱墙"。后来摸出门道:现金流题先画时间轴,杠杆题直接套口诀"经营管卖货,财务管借钱"。
见缝插针对付经济法
到六月才慌慌张张打开经济法。看着合同法那些条条框框,眼皮直打架。有天在公交上刷到个票据法顺口溜:"背书连续像串糖葫芦,回头背书无效别糊涂",突然打通任督二脉!赶紧把零碎时间全用上:通勤耳机听法条解析,上厕所速记三色笔记,连炒菜都外放税法条款。后来发现效果贼增值税率记成调料配比"基础服务6%,就像撒盐要适量",印花税目当成菜单"承揽合同是红烧肉,技术合同清蒸鱼"。
冲刺期的血泪教训
三个月真玩命了:实务天天做真题直到凌晨两点,财管公式默写满三大本草稿纸,经济法把重点法条录成音频睡前循环。考前模拟考给我当头一棒——实务综合题耗时太长,135分钟根本答不完!紧急调整战术:训练看到题就圈关键词,计算题直接列框架不写全过程。考场上拼得满手汗,交卷前硬是把合并报表差额补平了。
出分那天手抖得输三次身份证号,看到实务82分时候直接蹦起来撞到吊灯。这一路折腾下来,最大心得就三句话:实务要往死里理解透,财管靠题海堆出手感,经济法零碎时间反复盘。别信什么速成攻略,像我这种零基础的小白,就是靠六个多月天天磨才爬过及格线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