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搞股权激励差点把我整秃了头。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公司好不容易拉到投资,几个合伙人一拍大腿说要搞股权激励,结果刚开完动员会财务小张就来递辞职信。
我当时就急了,总不能刚画完饼就露馅。立马打开电脑搜“股权激励培训”,跳出来几十家机构官网,点进去清一色都是西装革履的精英照。什么“上市企业首选”、“服务过500强”,越看越觉得像相亲网站上的精修图。
实操第一步:直接打电话要方案。打了三家号称最牛的公司:
- A机构接电话的小妹连现股期权都说不清,报价单倒是三分钟发到我邮箱
- B家顾问开口就要收两万定金才给看课程表
- C公司更绝,张嘴就让我先交个五百块“方案诊断费”
正打算放弃治疗的时候,在咖啡馆听见隔壁桌在吐槽:“我们公司去年买的股权激励方案,现在才发现要交税交到破产!”我赶紧凑过去递名片,对方看我快秃的头顶挺可怜,悄悄推了个微信号给我。
转折点来了!加上的这位李顾问朋友圈全是接地气的吐槽,昨天刚发:“帮客户改方案发现前顾问把行权价定得比估值还高,员工行权等于当场破产”。隔天我就把他薅来公司办公室。
人家进门就掏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你们现在是不是卡在这几个地方:
- 持股平台注册地选海南还是西藏
- 技术骨干和老员工份额怎么分
- 退出机制写得太像卖身契
我点头如捣蒜的时候,他反手甩出三份同行业案例,其中某网红公司的方案把我惊到了——人家给保洁阿姨都留了股权池!
最值钱的是现场答疑。会计小胖问:“期权池设10%是不是太多了?”李顾问直接打开手机相册:“你看这家火锅店,创始人当初抠门只留5%,现在开分店要融资,股东们互相薅头发吵了仨月。”顺手还翻出他们吵架的微信群截图。
两天培训结束我没记多少笔记,但干成了三件大事:
- 连夜把持股平台从避税天堂改到产业园
- 说服合伙人把期权池从8%加到12%
- 给保洁王姨加了0.5%的激励股
财务经理昨天偷偷跟我说,王姨现在拖地都带着游标卡尺量瓷砖缝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