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聊聊我当初是怎么把中级会计师这个证给考下来的。这玩意儿当初也是下了不少功夫才搞定的。
我记得那会儿,在公司里干了好几年,感觉自己就卡在那个不上不下的位置了。看着旁边新来的小年轻,或者跳槽过来的同事,要么学历高,要么手里有证,工资好像都比我好看点儿。心里就有点儿不平衡,琢磨着自己也得搞点啥提升一下。
那时候经常听人说,有个中级会计师证,对找工作或者升职加薪都有点用。网上查了查,说什么平均能多个几千块,有的地方好点儿的,财务主管、经理啥的,数字还挺诱人。虽然知道这玩意儿肯定有水分,地区差异也大,但总归是个念想,觉得考下来总比没有强。
下定决心开始搞
下了决心,第一步就是买书、报课。市面上资料那叫一个多,看都看不过来。我那时候也没啥经验,就问了问考过的同事,再结合网上评价,选了一套看起来比较顺眼的教材和辅导书,还报了个网课,想着有人带着学能系统点儿。
书一到手,翻开一看,头都大了。三门课,《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每一本都挺厚实。特别是《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对我这种离开学校好多年,平时工作也就用那么一小块知识的人来说,简直跟看天书差不多。
没办法,硬着头皮开始啃。我那时候上班也挺忙的,只能挤时间。早上早起一个小时,晚上回家吃完饭就坐到书桌前,周末也基本搭进去了。那段时间,朋友约饭、聚会啥的,基本都推了。老婆孩子有时候都抱怨,说我跟书过日子得了。
学习过程的挣扎
学习过程嘛就是听课、看书、做题。网课老师讲得挺细,但听懂是一回事,自己会做题又是另一回事。特别是《财务管理》,一堆公式,算来算去的,刚开始真是搞不明白。只能一遍遍地看,一道题一道题地琢磨。
我给自己定了计划,每天必须完成多少页书,多少道题。有时候晚上困得不行,就喝咖啡、浓茶顶着。刷题刷到怀疑人生是常有的事儿,尤其是对着答案都看不懂的时候,那感觉,真想把书给撕了。
- 《中级会计实务》:内容最多,最杂,需要理解记忆。
- 《财务管理》:公式多,计算量大,需要大量练习。
- 《经济法》:相对文字性强点,但要记的条条框框也特别多。
考前那段时间,更是紧张。请了几天年假,在家全天候复习冲刺。把错题本翻来覆去地看,模拟卷一套接一套地做。感觉整个人的精神都绷得紧紧的。
考试和等待结果
终于到了考试那几天。进考场前手心都冒汗,心里是真没底。考试是机考,对着电脑屏幕答题。时间挺紧的,特别是实务和财管,计算题多,稍微卡一下就可能做不完。
考完一门,心里就咯噔一下,也不敢对答案,怕影响下一门的心情。三门都考完,走出考场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不管结果咋样,总算是熬过来了。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成绩。那段时间真是煎熬,天天都忍不住上网刷刷有没有消息。终于等到查分那天,手抖着输入准考证号,看到三门都过了及格线的时候,我差点儿从椅子上蹦起来,长长地松了口气。
回头看这段经历
拿到证书那一刻,确实挺开心的。你说这证对我的工作立竿见影起了多大作用?好像也没有马上就升职加薪。但是,确实感觉自己更有底气了。后来跳槽的时候,简历上写着有中级证,面试机会确实多了点,谈薪资的时候,自己心里也稍微硬气一些。
现在回头看,那段备考的日子虽然苦,但也逼着自己系统地把会计那摊子事儿又重新学了一遍,对工作内容的理解也更深了。虽然过程挺折腾人的,但最终结果还算满意。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个证书,更是对自己那段时间努力的一个交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