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这个“公司福利费包括哪些项目”,我可真是有一段实践经历。刚开始接触这块儿的时候,我也是一头雾水,感觉啥都像是福利,又啥都不确定。
记得那会儿,公司要做个预算规划,老板让我把“福利费”这块儿单独拎出来,搞清楚到底花了多少,都花在哪儿了。我当时就有点懵,财务那边给了一堆数据,但项目名称五花八门的,啥“团建聚餐费”、“节日慰问品”、“困难补助”、“防暑降温费”……看得我头都大了。
我就简单粗暴地想,是不是除了工资、奖金、社保公积金这些硬性支出外,给员工发的钱和东西都算福利费?我就吭哧吭哧地把那些看起来像“额外好处”的项目都往“福利费”这个筐里装。
结果,第一次报上去,就被打回来了。老板说我这范围不对,有些东西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福利费,比如正常的加班餐补、出差补贴啥的,那些更像是经营成本或者有特定标准的费用。还有,像员工培训的钱,那得算“职工教育经费”,也不能混进来。
没办法,只能重新捋。我就开始一步步地筛查和归类。我先把工资、奖金、津贴、社保这些肯定不是福利费的剔除掉。然后,又把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这些有专门科目的也拿出去。
剩下的项目,我就开始琢磨它们的性质。我发现,真正的福利费,更侧重于保障和改善员工生活、减轻员工后顾之忧,或者是一些集体性的福利设施支出。
对着那些具体的支出记录,我慢慢摸索出一些门道,通过请教老同事和对照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大致把福利费项目归了归类:
我实践中归类的福利费项目大概有这些:
- 员工医药费报销补充: 就是除了医保报销外,公司再给员工报销一部分医药费,或者给员工买的补充医疗保险啥的。
- 生活困难补助: 有员工家里遇到难事儿了,比如生大病、意外事故啥的,公司给发的临时性或者定期的补助金。
- 丧葬补助和抚恤金: 员工或者员工直系亲属去世了,公司给的慰问金、安葬费啥的。
- 集体福利设施的补贴: 比如公司有食堂、澡堂、理发室、托儿所这些,运营起来可能会亏钱,公司需要往里贴钱的部分。还有就是,没办托儿所但给员工发的托儿费补助。
- 其他杂七杂八的福利: 像什么防暑降温费(这个有的地方也可能进成本,看具体规定)、探亲路费(符合条件的)、还有些公司可能发的交通补贴、通讯补贴(虽然这个有时也模糊,但偏福利性质的多些)。逢年过节发点实物福利,比如月饼粽子啥的,一般也算在这里面。
特别要注意的是,像那种纯粹为了激励业绩发的奖金,或者是有明确工作任务对应的津贴,比如高温津贴(这个法定性强,更像工资组成部分),还有前面说的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社保补充保险(年金、补充医疗)这些,虽然也是给员工的,但它们有自己专门的科目,不能算在“职工福利费”里。
就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了几次,总算是把公司福利费的项目给弄明白了。现在再做预算或者报表,心里就有谱多了,知道哪些该放进来,哪些不该放。这过程虽然有点麻烦,但搞清楚了,以后工作就顺畅多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