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是怎么一步步捣鼓这个财务预算的。这玩意儿听着挺高大上,做起来就是个细致活儿,还得加点耐心和跟人磨嘴皮子的功夫。
第一步:先摸清家底和目标
我动手做预算前,从来不急着拉表格、填数字。我得先坐下来,好好琢磨琢磨。咱们现在是个啥情况?去年赚了多少,花了多少,哪些地方花得值,哪些地方是无底洞?这得心里有数。我会把去年的账本、报表啥的都翻出来,仔仔细细看一遍。不光看数字,还得想想为啥是这个数。
然后,更重要的是搞明白,接下来一段日子,比如说明年,公司或者我这个小团队想干是想扩大地盘,多招几个人?还是想稳扎稳打,控制成本?或者是想研发个新东西?目标不一样,钱的安排肯定也不一样。 我会找老板或者相关头头聊聊,把大方向给定下来。没方向,那预算就是瞎编。
第二步:收集信息,这是个体力活
方向定了,接下来就是收集各种信息了。这步挺烦人的,但省不了。
- 历史数据:刚才说的去年的账本、报表是基础,得整理
- 业务部门的计划:得去找销售问问他们明年估计能卖多少货,找生产问问他们生产成本大概多少,找市场问问他们明年要搞啥活动,得花多少推广费。这一圈问下来,基本就能知道收入和主要支出的大概盘子。
- 外部信息:还得看看大环境,行业趋势怎么样?原材料会不会涨价?国家有啥新政策没?这些都会影响咱的预算。
这过程麻烦在哪儿?就是你得追着人要数据,有的人给得快,有的人拖拖拉拉,给过来的数据还得自个儿判断靠不靠谱。销售通常会乐观些,生产会把困难想得多些,咱得在中间找平衡。
第三步:搭架子,填数字
信息收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开始搭预算表了。我一般习惯用Excel,方便计算和修改。先把大的科目列出来,比如收入、成本、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然后再细分,比如销售费用里头,再分出工资、差旅费、广告费等等。
然后就是填数字了。这数字不是拍脑袋想的。根据前面收集的信息,结合历史数据和未来计划,一项一项估算。比如说明年计划销售额增长10%,那对应的销售提成、运输费可能也要跟着涨。明年要新开个办公室,那租金、装修、办公设备这些就得加进去。这个过程就是要反复琢磨,尽量合理。
第四步:沟通、调整,少不了的“扯皮”
初稿出来了,但这事儿还没完。我得把这个初稿拿去跟各部门负责人再碰一碰。这时候,各种意见就来了。“我们部门明年要搞大项目,这点钱不够!”“这个销售目标定得太高了,完不成咋办?”
这就是预算编制中最考验人的地方了,你得听大家的意见,但又不能他们要多少就给多少。得跟他们解释为啥这么编,哪些是重点保障的,哪些是可以砍的。来来回回,反复沟通、调整,有时候甚至得开好几次会“扯皮”。这个过程也是统一大家想法的过程,让大家都明白钱要花在哪儿,目标是
第五步:定稿和后续跟踪
经过几轮修改,大家都基本认可了,由老板或者管理层拍板,这个预算就算正式定下来了。但这也不是终点,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预算做出来是用来执行和控制的。后面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我都会把实际发生的数据和预算数做对比,看看执行情况怎么样。超了是为省了是为 找出偏差的原因,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或者在下次做预算的时候吸取教训。这样,预算才真正起到了它该有的作用,不是躺在文件柜里睡大觉。
基本上,我每次搞财务预算就是这么个流程。挺繁琐,但做顺了也就习惯了。关键就是细心、耐心,还有多沟通。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