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开办费用这事儿,真是每个想自己干点啥的人,第一个要碰的硬钉子。不是光有想法就行,兜里得有钱,或者说,得知道怎么搞到钱,怎么花钱。
我当初琢磨着自己弄个小工作室的时候,也是一头热。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把东西做怎么拉客户,觉得这才是大事。等真正坐下来,拿出小本本,一项项列开办要花钱的地方时,才感觉有点懵。
第一步:算账,把底摸清
我记得很清楚,拿了个本子,一支笔,就这么开始列。是场地,就算一开始在家,也得考虑后面要不要租个地方?如果要租,押金多少?月租多少?水电网费?这一块是大头。
然后是硬家伙,就是设备工具这些。我那行当需要些专业设备,新的太贵,就得琢磨二手的,或者找替代品。电脑总是要的?打印机?办公桌椅?七七八八加起来,又是一笔。
接着是软性的东西。比如注册公司或者个体户,得花点注册费、刻章费。可能还需要点启动的原材料或者首批货款。还得留点钱做备用金,万一没马上开张赚钱?这部分钱,不多不少,但不能没有。
这么一圈算下来,看着本子上那个总数,心里就咯噔一下。比我预想的要多不少。这时候才真正体会到,创业第一关,就是钱。
第二步:找钱,路子挺多但都不易
算明白了要多少钱,下一步就是这钱从哪儿来。
- 自己的积蓄:这是最先想到的,也是最直接的。我把我工作这些年攒下的大部分钱都拨出来了。用自己的钱,心里踏实,没那么大压力,亏了也是自己的。但问题是,通常不太够。
- 跟家里人张嘴:这是第二步。跟父母、兄弟姐妹说说自己的想法,看看能不能支持点。这得看家庭情况,也看你平时跟家里的关系。我当时跟家里稍微通了气,获得了一些支持,但也没全靠他们。
- 找朋友借:这个我当时挺犹豫的。找朋友借钱,人情债最难还。而且万一项目不成,朋友的钱打水漂了,关系可能就僵了。所以我基本没走这条路,最多是特别铁的朋友稍微帮衬一点点,而且说好是应急周转,尽快还。
- 银行贷款啥的:也去了解过。个人经营贷、创业贷什么的。但手续是真的麻烦,审核也严,要抵押或者担保。我那时候刚起步,没啥可抵押的,感觉这条路对我来说有点远。
我的策略是:自己的积蓄为主力,家里支持一部分,然后,关键的一步来了——砍预算。
第三步:省钱,把钱花在刀刃上
既然找钱不容易,那就只能在花钱上动脑筋了。重新审视了之前的预算单,开始大刀阔斧地砍。
- 场地:暂时在家办公,或者租个最便宜的小角落,甚至是共享办公位。
- 设备:能用二手的绝不用新的,甚至有些非核心的设备,先不买,等有钱了再说。
- 人力:自己能干的活,坚决自己干,什么设计、跑腿、基础客服,全包了。
- 营销:没钱做广告,那就先从朋友圈、熟人介绍开始,或者搞点免费的自媒体试试水。
核心思想就是:非必要的开支,一分都不花。把钱集中用在能直接产生效益或者必须得花的环节上。比如,保证产品质量的投入不能省,注册登记的钱不能省。
跑起来再说
开办费这东西,说白了就是启动的“油钱”。油多当然跑得远,但油少,也得想办法先让车子动起来。我那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勒紧裤腰带,把每一分钱都算计着用。过程确实挺折腾,也挺焦虑,晚上经常睡不着想这些事。
但好歹是把摊子支起来了,开始慢慢滚动了。开办费用这事,计划要周全,找钱要努力,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省钱,学会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先活下来,再图发展,大概就是这个理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