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唠唠我是怎么算那个“盈亏平衡点”的,特别是按销售额来算。之前自己瞎琢磨搞点小买卖,每天忙得团团转,月底一看,好像挣了点,又好像没挣,心里特别没底。后来才了解到,得先算出这个盈亏平衡点,才知道自己忙活的底线在哪。
为啥要按金额算?
我也在网上看,好多是教按卖多少“个”东西来算的。公式大概是:盈亏平衡点(数量)= 固定成本 / (单价 - 单个变动成本)。这听起来挺但问题来了,我卖的东西不止一种,价格也都不一样,算单个的太麻烦了,而且总感觉不直观。我更想知道的是:“我这个月到底要做到多少营业额才能不亏钱?” 按金额算对我来说更实在。
我的计算过程
下定决心要搞明白,我就开始动手了。过程不复杂,但得细心。
第一步:扒拉清楚我的固定成本这步还算简单,就是那些不管我卖多卖少,每个月都雷打不动要掏出去的钱。我当时是这么一项项列出来的:
- 店面月租金:比如说 5000块
- 员工工资(包括我自己给自己发的):算少点,比如 6000块
- 水电网费、物业费这些杂七杂八的:大概一个月 1000块
- 还有设备折旧啥的,我也摊了一部分:算它 500块
这么一加,我的固定成本 = 5000 + 6000 + 1000 + 500 = 12500块。这就是我每个月睁开眼就欠着的钱。
第二步:搞明白变动成本和变动成本率这块稍微绕一点。变动成本就是那些随着销售额增加而增加的成本,比如我卖东西的原材料成本、包装费、销售提成(如果有的话)等等。按金额算盈亏平衡点,关键不是算单个产品的变动成本,而是要算一个“变动成本率”。
这个率是啥意思?就是说,我每卖出1块钱的东西,有多少比例是花在了变动成本上。
我是怎么估算的?我回顾了过去几个月的数据(如果刚开始干,就得估算),大概算了算:
- 我卖的东西,平均来看,材料成本大概占售价的35%。
- 包装、物流这些,大概占售价的5%。
- 其他零碎的变动支出,算它2%。
我的变动成本率 ≈ 35% + 5% + 2% = 42%。意思就是,我每收到100块钱货款,里面有42块是直接跟着这笔生意花出去的成本。
第三步:套用公式计算好了,两个关键数字都有了:固定成本(12500块)和变动成本率(42% 或者说 0.42)。
接下来就是那个按金额算的盈亏平衡点公式了,我找到的是: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 固定成本 / (1 - 变动成本率)
这个公式里的“(1 - 变动成本率)”就是“毛利率”或者叫“边际贡献率”的意思,简单说就是“每卖1块钱,能剩下多少钱(毛利)用来覆盖固定成本和产生利润”。
按我的数字算: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 12500 / (1 - 0.42) = 12500 / 0.58
计算器一按,结果 ≈ 21552块。
算出结果后的想法
这个数字一出来,我心里就有谱了。意味着我每个月至少要做够21552块的销售额,才能保证不亏本。低于这个数,我就是在赔钱;高于这个数,超出的部分(乘以那个0.58的“剩余率”)才是我真正开始赚的钱。
知道这个底线后,目标就清晰多了。比如一个月按30天算,平均每天至少要做 21552 / 30 ≈ 718块 的生意额,才能保本。这样每天看看流水,心里就有数了,是该高兴还是该加把劲。
虽然只是个简单的计算,但对我帮助挺大的。至少让我从“瞎忙活”变成了“有目标的忙活”。如果你也感觉对自己的生意盈亏状况有点模糊,不妨也动手算一算,挺简单的,但真的能让你心里亮堂不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