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考高级会计师差点把我逼疯,光看书根本摸不着门道,题太难了,做一道错一道,心态直接崩掉。网上找的所谓“秘笈”全是花架子,要么答案错漏百出,要么根本和考试不搭边,白折腾了俩月。
决定自己动手搞真题资料
实在没办法了,咬咬牙开始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先是把过去十年的考纲都翻出来,对着划重点,搞清楚到底考啥玩意儿。接着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到处搜罗历年考题,打印店、旧书摊、网上论坛……看见带“高级会计真题”字眼的就扑上去,管它真的假的先收了再说。
资料堆得像小山高,人快埋进去了。第一步是按年份分类,从2014到2023年,一年一个文件夹,乱糟糟的纸片子理出点头绪。理完发现,好多资料年份都是乱写的,只能对着考纲里的政策变化一点点核对,把那些冒充“2019年新题”的冒牌货全挑出来扔了。
对着答案差点把笔头啃秃
最头疼是答案这块儿。手里头资料给的答案五花八门,看着都像对,仔细一琢磨又都不对劲。真是一个头两个大!没办法,只能翻出教材、官方解读、政策文件这些“镇山石”,一道题一道题死磕。特别是案例分析题,一边抄书一边写分析,红笔蓝笔黑笔轮着画,手边那几本教材都快翻烂了,书页都卷了边。
搞答案时发现几个大坑:
- 有些计算题用的公式居然是旧的,按新政策算结果完全不一样,坑人没商量!
- 综合题套路特别深,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逼着你把几章东西揉碎了串起来想。
- 老教材里讲的处理方法,现在行不通了,答案得重写。
为了搞透这些弯弯绕绕,光整理答案就耗了快一个半月,天天熬到后半夜,咖啡喝到反胃。
把“血泪经验”塞进解析里
弄完答案还没完,咬着牙逼自己接着写解析。不想写那些干巴巴的“根据XX准则”就完了。琢磨来琢磨去,把当初自己卡壳的点、想岔的思路、容易踩的雷,一股脑儿全写进解析里了。比如:“这题容易把折旧方法搞混,看到‘加速’俩字就往双倍余额递减法跑,看题干设备是季节性使用的,应该用工作量法!” 这种话看着啰嗦,真是考场上救命用的。
整理完一看:
- 真题册子快五百页,沉甸甸跟块砖似的;
- 答案解析比题还厚,全是自己死磕出来的“土方子”;
- 重点难点直接贴在题旁边,省得翻来翻去。
自己先拿一套练手,按考试时间掐着表做,这回能拿七成分了!之前可是三成都悬乎。
最意外的是去年年底,朋友也备考,把我这套资料拿去了。他一开始还将信将疑,结果昨天专门打电话过来喊:“我去!你这资料神了!考场上好多题看着都眼熟,解题路子一模一样!”他估分能过线。听他这么一说,这半年掉的头发也算值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