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聊聊我之前琢磨2020年那会儿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的事儿。那时候不是新个税法刚跑起来没多久嘛大家对那个累计预扣预缴啥的还有点懵,我也是。正好赶上整理旧资料,顺便就想把这事儿彻底搞明白,省得以后迷糊。
摸索查找的过程
我记得当时第一步就是打开电脑,直接上网搜。关键词嘛就敲了“2020年 个人所得税 税率表”或者“2020 工资 个人所得税 怎么算”这类的大白话。出来的结果挺多的,官网的、各种财经网站的、还有些个人博客分享的,信息有点杂。
我主要想找的是那个适用于咱们普通打工人工资薪金的表。看了几个,发现提到了两种,一个是按月预扣预缴用的,一个是年度汇算清缴时候用的那个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核心税率是一样的,就是计算周期和方式有点区别。
重点看了那个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的表,因为它跟咱们每个月到手工资关系最直接。这个表是累计计算的,这点得注意。
表格的关键信息
找到几份看起来比较靠谱的资料,对比了一下,内容都差不多。我当时就记了几个关键点:
- 它是分级的。收入越高,对应的税率也越高。
- 它有个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就是说,不是按单月收入算,而是从年初开始把你每个月要交税的收入(扣除五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啥的之后)加起来,看落到哪个档里。
- 每个档有对应的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这两个是用来快速算税的。
具体数字我凭记忆大概是这样,可能有出入,毕竟过了几年了:
- 第一级,累计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税率是3%,速算扣除数是0。这个额度,基本上就是年收入3万6以内(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最低。
- 第二级,超过36000元到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一下子跳到10%,速算扣除数是2520。很多人年中或者下半年开始,月度扣税会变多,就是因为累计收入超过3万6,进入这个档了。
- 第三级,再往上,好像是超过144000元到300000元的部分,税率是20%,速算扣除数又多了不少。
- 后面还有更高的档位,4级、5级、6级、7级,税率分别是25%、30%、35%,最高到45%。不过对我来说,当时主要关注前两档就差不多了。
搞明白后的体会
把这个表捋清楚了,再回头看自己2020年的工资条,特别是下半年的,为啥扣税比上半年多了,心里就有数了。主要是那个累计额在滚动增加,导致后面月份适用的税率提高了。年度汇算清缴的时候,用的那个年度综合所得税率表,跟这个逻辑差不多,只不过是算全年的总账。
整个过程就是自己动手查资料、对比信息、理解规则,把这事儿弄明白了。虽然只是个税率表,但搞懂了对自己收入情况的把握还是挺有帮助的。就这么个实践过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点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