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还记得不,2021年那会儿,特别是9月1号要实行那个新的契税政策,朋友圈里头一下子就炸开锅了。各种说法都有,有的说房价要涨,有的说契税要涨好几个点,搞得人心惶惶的。我那阵子刚好有个表弟,小两口攒了半天钱,正准备买婚房。听到这消息,脸都白了,天天跑来问我咋办,说这要是税涨了,他们那点预算可就悬了。
就见不得身边人着急上火,而且自个儿也好奇,寻思着这到底咋回事儿?是不是真像他们说的那么吓人?我就开始着手了解这个所谓的“新政策”。
我的实践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我先是上网搜集信息。那时候各种新闻、解读文章铺天盖地的。我重点看了几个比较官方的发布,比如税务部门的解读,还有一些主流媒体的报道。我发现,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确实是2021年9月1号开始实施的,这个没跑。
然后,我就仔细对比新旧政策的条文。我发现,这个新《契税法》里头规定的法定税率是3%到5%。欸,这一看,好像是比当时很多人实际交的1%或1.5%高了不少。难怪大家紧张。
但是,我接着往下看,也咨询了下懂行的朋友,深入了解了一下。原来,这个3%到5%的税率范围,在之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里头就已经有了,并不是新《契税法》才提出来的。也就是说,法定税率的上限和下限,没变。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我们平时买房,特别是首套房,交的契税往往是1%、1.5%或者2%?这就涉及到各个地方根据自身情况,在国家给的这个3%-5%的框架内,自行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根据面积不同,有不同的优惠税率。
新的《契税法》,是把之前以“暂行条例”这种行政法规形式存在的东西,上升到了“法律”的层面,体现了“税收法定”的原则。它也明确了之前很多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可以继续执行。法律里头写了,国务院可以根据住房需求保障等情况规定免征或者减征契税,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这就给地方继续实施优惠政策留了口子。
我还特别留意了几个重要的点:
- 夫妻之间变更房屋权属免征契税:比如婚后房产证加名啥的,这个明确了不收钱,挺
- 法定继承人继承房屋权属免征契税:这个也写进去了,对老百姓来说是实实在在的。
搞明白了这些,我心里就有底了。所谓的“契税大涨”,更像是一种误读或者某些人的炒作。实际上,对于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买房来说,只要地方的优惠政策还在,实际的税负水平基本是保持平稳的。
我整理了一下我了解到的这些信息,清清楚楚地给我那表弟讲了一遍。我说你小子别瞎紧张了,该买买你的,国家没打算在这块儿给大家伙儿加码,主要是为了让这事儿更正规、更透明。他听了才松了口气,后来房子也顺利买了,契税交的跟之前政策也差不离,好像是1.5%,具体记不清了,反正没涨。
所以说,遇上这种政策调整,咱普通老百姓也别先自个儿吓自个儿,多花点时间去查查官方的说法,或者问问懂行的人,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心里就有底了。谣言止于智者,这话真不假。这回实践也让我明白,遇到问题不能光听风就是雨,自己动手查证一下,比啥都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