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考注册会计师这事儿,我可得好好跟你说道说道。当年我也是个小会计,天天埋头算账,感觉也就那样了,一眼望到头。看着办公室里那些有证的老师傅,说话都硬气几分,活儿也感觉更有技术含量,心里就痒痒了。
下定决心去啃硬骨头
我记得那是好几年前了,具体哪一年都快忘了,反正就是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混下去了。当时就琢磨,这注册会计师证,听着就挺唬人的,肯定不是那么好拿的。身边也有人劝,说“那么难,考了也不一定用得上,何必?”但有时候就有点犟,越说难,我越想试试。
于是乎,我一咬牙,心想,我也得整个这玩意儿! 当时就去书店买了厚厚一摞教材,什么《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光看那书名就头大。那段时间,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白天上班累得跟狗似的,晚上回家还得挑灯夜战。周末?不存在的,全泡在书堆里或者去听课了。
备考的苦与乐
那过程,别提了,头发大把大把地掉,黑眼圈比熊猫还熊猫。有时候做题做到崩溃,真想把书给撕了。但转念一想,钱都花了,时间也投进去了,半途而废太亏了。就这么着,硬着头皮一科一科地啃下来了。专业阶段考了好几年,每年报几门,有过的有没过的,反反复复。那种查成绩前一晚的紧张,还有看到“通过”俩字时的狂喜,现在回想起来都还挺刺激的。
综合阶段相对来说,感觉压力小一点,毕竟专业知识都学过了,主要是把它们融会贯通。但也不敢掉以轻心,还是认真准备了。当我拿到那张烫金的证书时,心里那叫一个美!感觉之前的辛苦都值了。
那么,考过了到底有啥用?
重点来了,这玩意儿到底有啥用?我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
- 找工作的敲门砖更硬了。 这是最直接的。以前投简历,可能就是众多普通会计中的一员。有了这个证,简历立马就能亮眼不少。我记得我考过之后换工作,面试机会明显多了,而且去的公司平台也比以前人家HR一看,注册会计师,至少说明你专业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
- 职业发展的路子宽了。 没考之前,可能就觉得只能在企业做做账。考过之后,你会发现,事务所向你招手,咨询公司也觉得你行,甚至一些金融机构,或者大企业的核心财务岗位,都更有可能去争取。我后来就跳槽到了一家规模大点的公司,负责的领域也比以前更核心了。
- 薪资待遇确实能提一提。 这点挺实在的。虽然不能说考了证立马就能年薪百万,但整体上,有证和没证,在同等工作经验下,薪资水平还是有差距的。我自己的工资,确实是涨了一截。而且一些地区还有人才引进的补贴政策,虽然我没赶上特别好的,但也听说过不少。
- 专业自信心增强了。 以前遇到一些复杂的业务,可能心里会发怵,怕自己搞不定。考过之后,系统地学习了那么多知识,再遇到问题,分析起来就更有条理,也更有底气了。跟领导汇报工作,跟其他部门沟通,都感觉自己说话更有分量。
- 传说中的签字权。 虽然不是所有拿到证的人都会去事务所当合伙人,天天签字。但这个证确实赋予了你审计报告的签字权。这意味着一种专业认可,一种责任。就算我目前的工作不需要我天天签字,但知道自己有这个资格,感觉就不一样。
证书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工具。真正有用的,还是你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知识,锻炼的能力,以及后续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和积累的经验。
对我来说,考过注册会计师最大的用处,就是给了我更多的选择权和可能性。 它让我从一个“差不多就行”的状态,变成了一个“我还可以更好”的状态。这玩意儿,就像给我装了个加速器,让我在职业道路上跑得更稳当,也更有劲儿了。
所以你要问我有啥用,我只能说,用处大了去了,但具体怎么用,还得看你自己怎么去实践,怎么去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