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流动资金,我可真是有一肚子话要说。以前我总觉得这词儿挺高大上,离咱普通人远着。直到我自己瞎折腾开了个小网店,才算真正明白这玩意儿到底是个里头都包含了哪些个花销。
我的糊涂账时期
刚开始那会儿,我就是一腔热血,觉得只要东西价格公道,肯定能赚钱。进货嘛挑好看的、觉得能卖出去的,咔咔就是一顿买。然后,每天盯着订单,看着有钱进账,心里美滋滋的。可过了一阵子就发现不对劲了,明明看着卖了不少货,可手里能动的钱咋越来越少了?好几次要给供货商打款,都得东拼西凑,急得我满头大汗。
痛定思痛,开始盘账
有一次,眼看就要因为付不起下一批货的定金,错过一个销售旺季,我才真急了。晚上睡不着觉,爬起来把我那小账本翻了个底朝天。我就琢磨,这钱到底都花哪儿去了?我得把每一笔可能发生的费用都给它揪出来!
最直接的,就是咱手头上能立马拿出来花的现金。 这包括我钱包里的,还有支付宝、微信零钱里那些随时能动的钱。这部分钱看着不多,但真到急用的时候,比如临时要发个快递,或者买点办公用品,没它可不行。
就是我进的那些货,也就是存货。 无论是刚进回来的原材料(比如我做手工饰品要用的珠子、线绳),还是已经做好的成品,这些都实实在在地占用了我的资金。以前我老觉得仓库里货越多越踏实,后来才明白,这些货一天卖不出去,就一天是“死钱”,压在那儿。
然后,还有一块叫“应收账款”的。 有时候给老客户发货,人家说先欠着,过几天再给。这笔钱虽然名义上是我的了,但只要没到我账上,我就不能拿它去进货,也不能拿它去付别的费用。这也是流动资金里头需要重点关注的一块,得催着点儿。
再来,就是“预付款项”。 比如我租的那个小仓库,人家要求押一付三,那预付的租金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还有时候,为了拿到更优惠的进货价,我会提前给供应商打一部分定金。这些钱付出去了,但对应的货或者服务还没到手,也算是占用了我的流动资金。
也是最容易被我这种小老板忽略的,就是日常运营的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 别看单笔不起眼,积累起来可吓人。比如:
- 水电费、网费: 我在家办公,这部分虽然跟家里的混在一起,但做生意肯定也消耗了。
- 包装材料费: 纸箱、泡沫、胶带,这些都是成本。
- 快递费: 给客户发货的运费,这可是一笔大头。
- 推广费: 有时候为了引流,也会花点小钱做做推广。
- 平台服务费: 在电商平台上开店,人家也要收佣金或者年费的。
这一项项捋下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之前只盯着进货成本和销售额了,根本没把这些维持日常运转所必需的费用给算清楚。这就好比开车,光想着加油了,没考虑保养费、保险费、停车费啥的,那车早晚得趴窝。
实践出真知
从那以后,我学乖了。每个月我都会定期盘点一下我手头有多少能动的钱,未来一段时间大概有哪些货款要收回来,又有哪些费用是必须支出的。这样一来,心里就有数了,知道什么时候该催款,什么时候该控制进货节奏,什么时候该省着点花。这流动资金,说白了就是维持你生意能转起来的“血液”,必须得让它顺畅地流动起来才行。这都是我自个儿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经验,希望能给大伙儿提个醒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