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伙儿聊聊我自个儿考会计师资格证那点事儿。也不是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一段实实在在的折腾经历,希望能给有想法的朋友们一点点参考。
下定决心与前期准备
话说当年,我也是在单位里混了几年,感觉不能老是原地踏步。看着身边有同事考了这个证那个证的,心里也痒痒。琢磨来琢磨去,觉得会计这行当,有个证傍身总是好的,至少专业上能更扎实点。一咬牙,决定了,考!
定了目标,第一步就是了解考试。我先是问了问已经考过的同事,他们都说不难,但得用心。然后我就上网扒拉信息,主要是看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报名条件、考试科目这些。一开始看那些条条框框,头都大了。什么初级、中级、高级,还有个注册会计师(CPA),简直眼花缭乱。我寻思着,咱也别好高骛远,先从基础的来,就瞄准了中级会计师资格证。因为我工作年限和学历也差不多够格了。
了解清楚了,接下来就是报名。这玩意儿每年都有固定报名时间,错过了就得等下一年。我特意设了个提醒,生怕给忘了。到了点,赶紧登录官方指定的报名网站,一步步填信息、上传照片、缴费。这个过程一定要仔细,信息填错了后续麻烦事儿一堆。
艰苦卓绝的备考过程
报完名,心头一块石头落了地,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接下来就是买教材、买辅导书、找网课。市面上的资料五花八门,我挑了口碑比较好的几套,官方教材是必须的,然后配上一些讲解详细的辅导书和习题集。网课我也报了,主要是听老师讲重点难点,比自己瞎琢磨强多了。
我的备考计划大概是这样的:
- 第一轮:通读教材,跟着网课学习。 这一遍主要是理解概念,把书本内容吃透。每天下班回家,吃完饭就雷打不动地学两三个小时。周末时间更充裕,就多学一会儿。刚开始那阵子特难熬,白天上一天班,晚上回来脑子跟浆糊似的,还得强打精神看书。
- 第二轮:做习题,巩固知识点。 光看书不行,还得练。我就开始刷辅导书上的练习题,做错的题目重点标记,反复看,直到弄懂为止。这个阶段,你会发现很多知识点看着懂了,一做题就错,这就是理解不透彻。
- 第三轮:做真题,模拟考试。 考前一个月左右,我开始集中做历年真题。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找找考试的感觉。做完一套就对答案,分析错题,查漏补缺。真题非常重要,能让你把握考试的难度和出题方向。
那段时间,真是除了上班就是看书做题。什么朋友聚会、娱乐活动,基本都推了。有时候学得烦躁了,也想过放弃,但想想自己当初下的决心,还有花出去的银子,硬着头皮也得坚持下去。
我还弄了个错题本,把做错的、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都记下来,没事就翻翻。事实证明,这招挺管用。
临门一脚与尘埃落定
考试那天,说不紧张是假的。提前把准考证、身份证、计算器这些东西都准备考场上,拿到卷子先深呼吸,告诉自己平静下来。按照平时练习的节奏,一道题一道题地做。遇到不会的,先跳过,别在一道题上死磕,时间宝贵。
考完几门出来,感觉身体被掏空。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成绩。那段时间,隔三差五就去刷刷查询成绩的网站,心情跟过山车似的。终于,成绩出来了! 看到“通过”两个字的时候,我激动得差点蹦起来。所有的辛苦和付出,在那一刻都觉得值了。
拿到证书后,确实感觉不一样了。不单单是多了一张纸,更多的是对自己专业能力的一种肯定,也为后续的职业发展打下了更好的基础。考证只是一个过程,真正的提升还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
这就是我考会计师资格证的整个经历了,希望能给正在备考或者有想法考证的朋友们一点点小小的鼓励。只要肯下功夫,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