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来那会儿,拿到第一份正经工作的工资条,我记得当时就傻眼了。看着上面应发工资那数字,心里还挺美,结果手一抖看到下面,好家伙,扣掉了一堆乱七八糟的,到手的数目,真是让人心里凉了半截。那里面扣得最凶的,除了个人所得税,就是那个叫“社会保障税”或者咱们常说的“五险一金”里边的社保部分了。
一开始真搞不懂这些是啥玩意儿
刚开始我压根就没明白这些都是工资条上就简单写着: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还有些地方可能有工伤、生育。每一项后面都跟着个数字,直接就从我那点血汗钱里头划走了。我就纳闷了,这些钱都跑哪儿去了?干嘛要扣这么多?
后来我就开始琢磨这事儿,不搞明白心里不踏实。我先是问了问办公室的老同事,他们也就大概说“,这是社保,国家规定要交的,以后有好处”。这说了跟没说一样!我还是云里雾里的。
自己动手查,越查头越大
没办法,我就自己上网鼓捣,想看看这社会保障税到底是怎么个扣法。这一查不要紧,发现里边的道道还真不少。关键是有个东西叫“缴费基数”。这个基数,听着玄乎,跟你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有点关系,但也不是直接就是你工资条上那个数,每个地方还不一样,有上限有下限的,贼复杂。
然后,每个险种,比如养老、医疗啥的,还有各自的缴纳比例。重点是,这比例还分两部分:
- 个人缴的部分:就是从我工资里直接扣的。比如养老保险,好像个人要交工资基数的8%左右,医疗保险也得交个2%啥的,还有失业保险零点几。
- 单位缴的部分:这部分工资条上一般不直接显示,但实际上公司也要为我们交一大笔钱,比我们自己交的还多。
我当时就想,好家伙,这么算下来,比如我工资X块钱,东扣西扣,个人部分加起来可能就去了差不多百分之十几二十了,拿到手的钱直接就打了八折九折。虽然知道公司也帮我交了一部分,算是福利,但眼睁睁看着自己工资少了那么多,心里还是有点不得劲。
总算捋出点头绪
后来慢慢地,东拼西凑地了解,总算对这社会保障税有了个大概的轮廓。简单说,就是咱们年轻力壮的时候,每个月从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放到一个大池子里。这笔钱,一部分是给自己以后老了、病了、失业了留条后路,另一部分可能也用来帮助现在已经退休或者需要保障的人。
比如那个养老保险,说是我们现在交,等以后退休了,就能按月领养老金。医疗保险,平时小病小痛去医院,能报销一部分,万一碰上大病,也能减轻点负担。失业保险,顾名思义,万一哪天没工作了,能领点失业金过渡一下。
虽然搞明白了这些钱的大致去向和作用,也知道了这是国家强制的,为了整个社会的长远保障。但每次看到工资条上那一长串扣款项目和数字,心里还是会默默地“哎”一声。毕竟谁不想自己拿到手的钱多一点?
不过也没辙,这就是规矩。现在我看工资条,已经从最初的震惊、不解,到现在的习以为常了。知道了这笔钱虽然暂时从我口袋里“飞”走了,但理论上是为我未来的生活加了一层保障。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哈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