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们公司琢磨职工福利这事儿。大伙儿都觉得,发工资不就完了嘛福利啥的,不就是逢年过节搞点米面油?后来发现,真不是那么回事儿。留不住人,新来的干劲儿也不足,老板也头疼。
一开始我们咋想的?
最早,我们也就停留在“按时发工资”这个层面。后来觉得不行,得有点激励。于是就开始搞绩效,多劳多得。但这玩意儿,也就那样,短期有点用,时间长了,大家也就习惯了。感觉还是缺了点缺了点那种“公司真把我当回事儿”的感觉。
我就琢磨,是不是得从其他方面想想办法。看了些材料,也跟其他公司的朋友打听了打听,发现人家玩的那些“花样”还真不少。
后来我们具体咋干的?
第一步,先摸底。
我先是跟几个部门的头儿合计了一下,然后,就悄悄地找了些老员工、新员工,不同岗位的都聊了聊。没搞那种正式的问卷,就吃饭的时候,或者下班路上碰到了,随便唠唠嗑,问问他们觉得公司有啥可以改进的,对福利有啥想法。你还别说,不正式聊,反而能听到不少真心话。
第二步,梳理需求,定方向。
聊下来发现,大伙儿的需求挺实在的。年轻人,比较看重有没有培训机会,能不能学到东西,还有就是能不能多点团建活动,热闹热闹。年纪大点的老员工,就更关心健康问题,比如体检能不能好一点,有没有啥补充的医疗保障。大家伙儿都提到的,就是工资能不能再涨点,哈哈,这个是永恒的主题。
老板听了我的汇报,也觉得有道理。说工资这块儿,得跟着市场走,不能亏待了出力的兄弟。但福利这块儿,确实得好好规划下,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了。
第三步,逐个落地,先挑软柿子捏。
我们先从几个大伙儿呼声比较高,又相对容易实现的地方下手:
- 升级体检套餐:以前体检就是最基础的,现在给升级了,加了不少项目,特别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还做了些区分。这个反响特别都觉得公司是真关心大家身体。
- 搞了员工培训:不只是技术培训,还搞了些沟通技巧、时间管理之类的软技能培训。一开始大家还觉得是任务,后来发现真能学到东西,积极性也高了。
- 生日福利和节日福利:以前就是发点小东西,生日会给个小蛋糕券,节日福利也尽量选些大家用得上的,比如超市卡、电影票啥的。我们还学了一招,就是“好事分开享受”,比如本来打算发1000块的过节费,我们就分成两次,一次500,一次小礼品加300,这样大家感觉收到了好几次福利,心理上更舒坦。
- 补充医疗保险:这个是下了狠心搞的。毕竟谁家没个万一?有了这个,大家看病住院,自己掏的钱能少不少,心里踏实多了。
- 退休计划的宣传:虽然公司一直有交社保,但很多人对退休后的事儿不清楚。我们就专门请人来讲了讲,让大家对自己未来的保障心里有个数。
第四步,薪酬体系也得跟上。
福利搞上去了,薪酬这块也不能落下。我们重新梳理了薪酬结构,尽量做到公平透明。每年,都会根据公司业绩和员工表现,进行一次调薪。虽然不一定每个人都涨很多,但至少让大家有个盼头,知道好好干是有回报的。
效果咋样?
这些事儿做下来,钱是花了不少。但是,效果也是看得见的。最明显的就是,以前茶水间老听见有人抱怨,现在抱怨声少了,聊工作的,聊家里娃的多了。员工的稳定性也好了不少,以前一年走好几个骨干,现在主动离职的明显少了。招人的时候,把这些福利一说,也更有吸引力了。
老板也挺满意,说这钱花得值,人心稳了,队伍就好带了。我觉得,职工福利这玩意儿,真不是简单的花钱,更像是一种投资,投在人身上,回报的还是公司自己。
这事儿还没完,福利这东西也得与时俱进。我们还在琢磨,以后是不是可以搞点弹性福利,让大家自己选想要的,或者再增加点员工关怀项目啥的。路漫漫其修远兮,还得继续摸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