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干咱们这行的,不学习就跟不上趟儿了。每年都得搞那个所谓的“继续教育”,说是为了提升专业素养,大家都懂,很多时候就是为了完成任务,续个证,或者评职称的时候能加点分。今年,我又和这个“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打了一次交道。
找平台,先头大
单位发通知,说今年的继续教育得在指定的平台上完成。给了个名字,也没个准信儿,就得自己去搜。我寻思着,这玩意儿应该都差不多,就在网上搜“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好家伙,一搜出来好几个,看着都挺官方的,也不知道哪个是“正主”。
还是问了办公室的老刘,他去年弄过,给我指了个大概的方向。点进去一看,界面嘛也就那样,不好不坏,反正就是个学习的地方,咱也不指望它能做得跟那些花里胡哨的APP似的。
注册登录,小麻烦不断
找到地方了,下一步就是注册登录。这玩意儿,跟所有需要填个人信息的网站一样,身份证号、单位名称、手机验证码,一套流程下来,也费不了多少工夫。不过我记得当时那个验证码,点了发送,等了半天没反应,我又点了一下,结果手机“叮咚叮咚”来了俩。输第一个,不对;输第二个,对了。这系统反应,稍微有点慢半拍。
登录进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自己的学时要求,还有哪些是必修课,哪些是选修课。
选课,眼花缭乱
课程内容这块儿,真是五花八门。从最新的行业政策解读,到一些通用的职业素养提升,再到一些具体的技术应用,列表拉下来老长老长。有的课程名字听着就挺高大上,但点进去看介绍,又觉得好像跟我日常工作关系不大。
我,主要还是挑那些跟我专业沾点边,而且看起来不那么枯燥的。毕竟这学习也是要花时间的,总得学点对自己有点用的,或者至少听起来没那么催眠的。选修课嘛就凑学时,哪个学时给得多,内容看起来又简单,就选哪个。
- 看课程大纲是不是清晰
- 看授课老师的背景(虽然很多时候也看不出个所以然)
- 看课程时长和学分
挑来挑去,总算是把这几十个学时的课程给凑齐了。
学习过程,各显神通
选完课就开始学习了。大部分课程都是录播视频,老师在上面讲,下面是PPT。要是一直盯着看,也挺熬人的。我一般就是开着视频,然后调成1.5倍速或者2倍速播放,耳朵听着,眼睛偶尔瞟一眼屏幕,手上可能还在处理点别的工作邮件啥的。
有些平台会搞点“小聪明”,比如播放过程中时不时弹个窗,让你点一下,证明你还在看。还有的,学完一小节,要做个小测验,几道选择题,答对了才能继续下一节。这种还算至少能让你稍微集中点精神。
最怕的是那种视频不能快进,也不能拖动进度条的,或者看着看着就卡住了,刷新一下又得从头开始。有一次,我学一个三小时的课程,看到两个半小时,网突然卡了一下,再进去,好家伙,直接让我从头再来,当时那个心情,真想砸电脑!
考试拿证,总算完事
所有课程都“学”完之后,一般还有个最终的考核,或者说学时达标了就能拿证。有些是开卷考试,题目嘛大部分都能在课程内容里找到答案。有些就直接是学时修满,系统自动生成一个电子证书。
我这回这个平台,是修满学时就行。看着那个“已完成”的标志一个个亮起来,点下载证书,拿到那个PDF文件,心里一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赶紧打印出来,交给单位人事备案。
这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就是这么个东西。你说它有多大用?对于真心想学点东西的人,仔细挑挑课程,还是能有所收获的。对于大部分像我这样主要为了完成任务的,也就是走个流程。但不管怎么说,有总比没有强,至少提供了一个相对便捷的学习途径,不用大老远跑去线下培训班,也算是省时省力了。就是希望这些平台,在用户体验上能再下点功夫,别整那么多小bug,让咱们学习的过程能更顺畅点儿,那就谢天谢地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