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前段时间捣鼓那个“固定资产投资分析”的事儿。这玩意儿听着挺唬人,拆开来看,也就那么回事儿。我这也不是啥科班出身,纯粹是摸着石头过河,记录一下,给大家伙儿看个乐呵,顺便也给自己备个忘。
一、为啥要干这事儿?——目标得先整明白
话说我们公司,前阵子手里头活泛了点儿,老板就琢磨着是不是该投点钱,把一些旧设备换换,或者整个新生产线啥的。这就涉及到固定资产投资了。我当时接这活儿,头一个想的就是:咱这钱投下去,到底图个
- 是想多生产点东西,扩大产能?
- 还是想让做出来的东西质量更更有竞争力?
- 又或者是想办法降低点生产成本,比如省点人工、省点电?
- 再或者,就是想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目标,必须得清清楚楚。目标不一样,后头选项目、做分析的侧重点就完全不一样。我当时就跟几个部门负责人碰了好几次头,七嘴八舌的,总算是把大方向给捋顺了:主要是想提高点效率,顺便也提升下产品档次。
二、市场啥情况?——不能闭门造车
目标定了,接下来就得出去瞅瞅,市场现在是啥情况。你不能光凭自个儿想象就拍脑袋决定买啥不买我那会儿主要干了这么几件事儿:
- 翻报告、查资料: 看看行业里头大家都在用啥先进设备,未来的趋势是啥样的。这玩意儿网上不少,但得筛筛,别被软文给忽悠了。
- 问同行、访专家: 有些时候,认识的同行或者行业里的老人儿,他们能给不少实在的建议。我厚着脸皮请教了好几位。
- 实地考察(如果可能): 要是能去已经用了类似设备或者方案的厂子看看,那是最好的。眼见为实嘛我当时确实也联系了一两家,去溜达了一圈。
这一通折腾下来,心里大概就有谱了,知道哪些类型的投资是比较靠谱的,哪些可能是坑。
三、项目咋评估?——算算账,看划不划算
这块儿是重头戏,也是最费脑子的。收集了一堆可能的投资项目,接下来就得一个个评估,看哪个最值得投。我主要关注了这么几个点:
- 投资回报率: 这玩意儿最直接,就是我投出去一块钱,能收回来多少钱。算法有好几种,我挑了个相对简单又能说明问题的。
- 投资回收期: 简单说,就是我这笔钱投下去,得多少年才能把本儿捞回来。时间太长了,夜长梦多。
- 现金流量: 这个得细算,项目开始后,每年能带来多少净现金流入。不能光看利润,现金流才是王道。
- 风险评估: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比如技术更新换代快,你刚买的设备过两年就落后了咋办?市场需求变了咋办?这些都得提前想好应对的招儿。
说到评估,有时候还得看看手头已有的家当。最简单的就是按买的时候花了多少钱算,也就是那啥历史成本法。简单是简单,但东西会旧,钱也会毛,所以光看这个有时候不太准。但做个参考还是可以的。
我还专门做了几个表格,把每个备选项目的这些数据都列出来,一条条对比,哪个好哪个孬,一目了然。
四、拍板做决定,然后盯着点儿
把所有的分析都整明白了,数据也摆那儿了,就是综合考量,拍板做决定了。这个过程通常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得把分析结果给老板和相关部门瞅瞅,大家一起商量着来。
一旦定了,就得开始着手实施。但这事儿没完,投了钱之后,还得盯着点儿,看看实际运行情况跟当初预想的一不一样。比如,实际的产出、成本、收益,有没有达到预期?如果差太多,就得赶紧找原因为是不是得调整调整。
我自个儿的经验是,固定资产投资这事儿,前期调研和分析做得越细,后头的麻烦就越少。别嫌烦,磨刀不误砍柴工嘛多花点时间把账算清楚,把风险看明白,总比稀里糊涂投了钱,打了水漂强。
这就是我捣鼓固定资产投资分析的一点实践心得。说得比较糙,希望能给大家伙儿一点启发。都是自己一步步摸索出来的,肯定有不专业的地方,欢迎交流指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