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伙儿聊聊这个会计继续教育的事儿。每年都得搞一次,也算是老会计的“年经”项目了,哈哈。
为啥要做这事儿?
咱干会计这行的,政策法规啥的更新也快,不学习跟不上趟儿。财政部门就规定了,每年都得完成一定的学时,不然你那会计证可能就有点“悬”。说白了,就是逼着咱不断学习,保持专业度。
我的折腾过程
想当年我刚开始弄这个继续教育的时候,也是两眼一抹黑。最早那会儿,我还记得是得跑去财政局指定的什么地方报名,有时候还得去现场听课,老费劲了。
第一步:摸清门道
现在方便多了,基本上都是网上搞定。我一般是这么操作的:
- 先找组织:每年快到年底或者年初,我就会习惯性地去我们当地“市财政局”或者“省财政厅”的官方网站上瞅瞅。一般网站上都会有“会计管理”、“会计服务”或者直接就是“会计继续教育”这样的栏目。点进去,最新的政策、通知、认可的继续教育机构名单啥的,基本都能找到。
- 确认要求:看看当年要求完成多少学时,哪些课程是必修的,哪些是选修的。有时候还会区分什么初级、中级、高级会计职称,要求的学时和内容可能略有不同。我这个老会计了,一般就按部就班来。
第二步:选择平台和课程
知道了官方要求,接下来就是选在哪学了。这几年我基本都是在网上完成的。官方网站上通常会列出一些合作的、被认可的网络教育平台。比如有些地方会直接链接到“东奥会计在线”、“中华会计网校”这类比较大的平台,或者是一些地方性的会计协会自己搞的平台。
我,一般会对比几家:
- 看看口碑:问问身边的同事都在用哪个,哪个操作方便,课程质量怎么样。
- 瞅瞅价格:虽然是为了完成任务,但能省点是点嘛哈哈。不过也别光图便宜,课程质量和系统稳定性也得考虑。
- 试试体验:有些平台可以试听一下,看看老师讲得怎么样,界面用着顺不顺手。
今年我还是选了去年用的那个平台,用熟了,懒得换。登录进去,找到“会计继续教育”专区,选择我所在的地区,然后选择当年的课程包。一般都是打包好的,包含了必修和选修,凑够学时就行。
第三步:缴费学习
选好课程,下一步就是掏钱了。现在支付也方便,微信、支付宝基本都支持。付完钱,课程就开通了。
然后就是学习阶段了。这部分没啥技术含量,就是看视频、看讲义。我一般会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零碎时间,一节一节地看。有的平台还会要求你看够多长时间才能算完成一节课,还会时不时跳出个小问题让你回答,防止你挂机。
课程内容嘛一般都是最新的会计准则解读、税收政策变化、内部控制、职业道德啥的。有些内容确实挺枯燥的,但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学完。
第四步:考核通过
所有课程学完之后,通常会有一个在线的考核,就是做套卷子。题目一般都是从你学过的内容里出,难度不大,认真学了基本都能过。有些平台是开卷的,有些要求严点,不过只要你把课程内容都过了一遍,问题不大。
考完试,成绩合格,系统就会显示你已完成当年的继续教育学时。
第五步:确认登记
一步,也是挺重要的一步,就是确认你的学时有没有被财政部门登记上。一般情况下,网络教育平台会自动把你的完成记录对接到财政局的会计人员管理系统。但我还是会习惯性地过个一两天,登录当地财政局的会计管理系统,查一下自己的继续教育完成情况,确认无误了,这事儿才算真正了结。
一点小体会
别拖延:这事儿宜早不宜迟,别等到年底手忙脚乱。我一般都是上半年或者年中就开始琢磨,早点弄完早安心。
选对平台:选个靠谱、操作方便的平台能省不少事。最好是官方认可的,这样学时记录有保障。
认真对待:虽然有时候觉得是走形式,但既然学了,就多少听进去点,对自己工作总归是有帮助的。万一真学到点有用的新知识?
行了,这就是我这些年搞会计继续教育的一点实践过程,希望能给有需要的朋友们一点参考。不难,就是每年固定要走这么个流程,习惯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