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就聊聊这个“利润表”的事儿。说起这利润表,我一开始也是头大,感觉那是会计们才搞得明白的高深玩意儿。不过后来自己瞎琢磨搞点小买卖,钱进进出出,月底一看,稀里糊涂,到底赚了还是赔了,心里一点谱都没有。这不行,钱不能白折腾,我就下决心,必须把这利润表给它弄明白了。
自己动手前的准备
我上网搜罗了一堆资料,看那些教程,什么“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还有什么“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听着就晕。专业术语一套一套的,看得我脑仁疼。我就寻思,咱又不是要考会计证,就是想知道自己这点小生意是赚是赔,能不能简单点?
摸索着开始干
后来我发现,甭管它多复杂,扒开来看,就是那几样事儿。我决定从最基础的开始干。
第一步,我就先把这个月所有挣钱的道道都捋清楚。
- 主营业务收入:就是我卖货直接收到的钱,这是大头。我每天都记小本本,月底汇总一下,这个月的“营业收入”里的大头就出来了。
- 其他业务收入:偶尔可能帮朋友带点货,赚个差价,或者有些零碎的收入,虽然不多,也得记上。
第二步,然后就是花出去的钱。
- 主营业务成本:我卖出去的这些货,进货价是多少,这个得算清楚。不然卖得再多,成本太高也是白搭。
- 其他业务成本:如果上面那个“其他业务收入”有对应的成本,也得对应着记下来。
- 税金及附加:这个暂时我这边小打小闹还没涉及到那么复杂,但知道有这么一项,就是做大了要交的各种税费。
- 销售费用:为了卖货,我可能打了点广告,或者给快递小哥的运费,这些都算。
- 管理费用:要是租了小仓库,仓库的租金水电,或者自己平时跑业务的交通费,这些杂七杂八的也得算上。
- 财务费用:比如有时候资金周转不过来,借了点钱,那利息也得算进去。我目前主要是银行卡转账手续费啥的。
核心步骤:算利润
上面那些都弄明白了,最关键的一步来了。我弄了个土办法,就拿个本子,左边写挣的(收入),右边写花的(成本和费用)。
我就按照利润表那个大概的格式:
- 营业收入 减去 营业成本 再减去 税金及附加,这出来的叫“营业利润”。这是主要经营活动赚的钱。
- 然后,这个“营业利润” 再加上些零零碎碎的收入(比如投资收益,我目前没有),减去些零零碎碎的支出(比如营业外支出),中间再考虑一下所得税啥的(我这点规模还不用太操心这个)。
简单粗暴点,对我个人来说,就是:
总收入 - 总成本 - 总费用 = 净利润
我一开始真就手写,后来发现用电脑表格(比如Excel)方便多了,把项目列出来,输入数字,直接拉公式,“本期金额”就出来了。至于那个“本年累计金额”,也好办,就是把这个月的数,加上上个月他们说的那个“本年累计”,不就是到这个月为止总共的数了嘛比如上个月累计赚了1000,这个月赚了200,那这个月的“本年累计”就是1200。
搞定后的体会
这么一弄,我把我那些乱七八糟的流水账,按照收入、成本、费用这么一归类,再一套公式算下来,这个月到底是赚了多少,还是赔了多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虽然我这个方法可能在专业会计看来比较“土”,不成体系,也没有严格按照什么“记账凭证”、“科目汇总”一步步来,但对我自己了解经营状况来说,是真管用。至少我知道钱花哪儿了,钱从哪儿来了,兜里是鼓了还是瘪了。
别被那些名词吓住,自己动手搞一遍,从最简单的收支开始记录、归类、计算,比看十篇教程都强。这利润表,也没那么神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