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增值税发票抵扣这事儿,一开始我也是一头雾水,觉得这里面的道道儿肯定深。但咱做生意的,这块儿弄不明白可不行,那不是白白多交钱嘛我就硬着头皮开始琢磨,一步步实践下来,也没那么玄乎。
第一步,就是得把发票拿到手。不管是买材料,还是接受了啥服务,只要是对方能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我都会要求他们开。现在有些普通发票也能抵扣了,这个后面细说。拿到发票后,我养成了个习惯,先仔仔细细核对一遍信息。购买方名称、我们公司的纳税人识别号、地址电话、开户行账号这些,一个字都不能错。错了就麻烦了,得退回去重开,一来一回耽误事儿。
信息确认无误了,接下来就是把这些发票信息录入到我们的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里面去。以前这活儿挺费劲的,一张张手动敲。现在好多了,很多系统支持扫描或者导入,效率高了不少。录的时候也得小心,金额、税额,小数点都不能错。
录完还不算完,关键的一步来了,就是发票认证。我们公司一般是通过那个增值税发票综合服务平台去操作的。登录进去,勾选需要认证的发票,然后提交。系统会显示认证结果,成功了才算数。这一步非常重要,没认证的发票,那是抵不了税的。
最让我惊喜的是,后来我发现,不光是专票,有些普通发票也能抵扣!比如说,我们出差坐火车的火车票、飞机票,还有公司车辆的过路过桥费的电子普通发票,这些都是可以按规定计算抵扣进项税的。以前我都不知道,白白浪费了不少。平时收到这些票据,我都会特别留意,能抵扣的一定不能放过。
具体到抵扣税率,那就看发票上写的了。常见的有13%的,比如我们采购原材料;也有9%的,像交通运输服务;还有6%的,比如一些现代服务、咨询服务之类的。不管是什么税率的发票,只要是符合规定的,都可以用来抵扣我们销售货物或者提供服务产生的销项税额。比如说,我卖了一批货,销项税是按13%算的,那我之前采购原材料支付的13%的进项税,或者支付运输费的9%的进项税,都可以拿来抵。
等到了申报增值税的时候,就把这些认证过的进项税额,填到申报表对应的栏目里去。这样一减,实际要交的税就少了。说白了,增值税就是对增值的部分交税,我们买东西花的税,可以从卖东西收的税里扣掉。
你别小看这点儿事儿,积少成多。之前就听说过有公司因为漏抵扣一张过路费发票,多交了不少冤枉税,后来税务检查才发现,那可真是捶胸顿足。我每次都特别仔细,生怕漏掉一张能抵扣的发票。
增值税发票抵扣这事儿,就是“收票、核票、录票、认证、申报抵扣”这么个流程。一开始可能觉得有点繁琐,但操作熟练了,也就那么回事儿。关键就是得细心,把政策研究透,别怕麻烦,这样才能确保每一分该抵扣的税都给抵扣到位,给公司实实在在地省下真金白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