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聊聊高考志愿档案状态这事儿。我家那小子(也可能是我侄子,反正就是个刚考完的)前阵子刚报完志愿,全家算是松了口气。但没过几天,我就琢磨开了,这志愿报上去了,学校那边啥情况咱也不知道,万一有点啥变动,或者档案状态不对,那不抓瞎了嘛
我这人就爱瞎琢磨,也爱动手试试。我就开始捣鼓怎么查这个档案状态了。下面就跟大家伙儿说说我这实践过程。
第一步:锁定官方渠道,电脑开起来!
我寻思着这种事儿,肯定得找官方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咱们省的那个“招生考试院”或者叫“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这玩意儿一般最权威,信息也最准。于是我打开了家里的老电脑,连上网,在那个搜东西的框框里输入了“XX省招生考试院”(XX就是咱们自个儿省的名字)。
搜出来一堆,我点开了那个看着最像官网的链接。一般官网都比较朴素,不会花里胡哨的。进去之后,我就开始找相关的查询入口。
第二步:火眼金睛找入口,耐心点儿!
这官网页面东西挺多,我滑动着鼠标滚轮,仔细看每一个栏目和通知。一般来说,这种查询入口会在“普通高考”、“录取查询”、“信息服务”这类板块里头。我找了大概几分钟,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类似“高考录取状态查询”或者“考生档案状态查询”这样的字眼。有的省份可能直接在首页就有个大大的查询入口,那就方便多了。
点进去之后,一般会跳转到一个新的页面,要求输入考生的信息了。
第三步:准备好证件,准确输入信息
到这一步,就得把孩子的准考证和身份证准备好了。查询页面通常要求输入以下几样东西:
- 考生号(或者叫准考证号)
- 身份证号
- 可能还会有验证码,照着图片输就行
- 有的地方可能还需要考生报名时设置的密码,这个得提前回忆一下。
我对照着准考证和身份证,一项一项小心翼翼地输入进去,生怕输错了查不出来。输完之后,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问题了,才点击那个“查询”或者“提交”的按钮。
第四步:解读档案状态,别慌!
点完查询,页面刷新了一下,档案状态就出来了。这时候可能会看到几种不同的状态,我当时看到的和我后来了解到的,大概有这么几种:
- “自由可投”:意思就是档案还没被任何学校提走,还在“人才市场”等着。这时候就得耐心等。
- “已投档”:说明档案已经被你填的某个志愿学校给提走了,学校正在看你的材料。这是个好现象!
- “院校在阅”:跟“已投档”意思差不多,就是学校正在审阅你的档案,决定录不录取。
- “预录取”或“待录取”:看到这个基本上就稳了一大半了!说明学校已经初步决定要你了,等他们把名单上传给省招办审核通过,就正式录取了。
- “录取”:恭喜恭喜!这就是最终结果了,等着收通知书!上面会写明录取的学校和专业。
- “退档”:这个是最不想看到的。可能是分数不够,或者专业不服从调剂,或者身体条件不符合专业要求等等。如果出现这个,就要赶紧看征集志愿的机会了。
我家小子当时查到的是“已投档”,过了两天再查,变成了“院校在阅”,又过了几天,就成了“预录取”,悬着的心才算放下一半。看到“录取”,全家都高兴坏了!
其他一些我了解到的查询途径(备用方案)
除了省招生考试院官网,我还打听到一些其他方法,也跟大家伙儿念叨念叨:
-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这个是教育部搞的,信息也挺权威,有时候也能查到录取动态。我当时也上去瞅了瞅,操作跟省官网差不多。
- 报考院校的招生官网:有些大学自己也会在招生网站上公布录取结果或者提供查询入口。这个更直接,毕竟是学校直接录取嘛可以找到你报的那个大学的官网,进“招生信息”或者“录取查询”栏目看看。
- “学信网”:这个主要是查学籍学历信息的,但有时候录取信息也能在上面反映出来,不过可能滞后一点。
- 当地招生办:最原始的办法,就是带上准考证、身份证,跑一趟你们当地的招生办公室服务大厅去问。不过现在网络这么方便,估计去的人少了。
我个人还是首推省招生考试院官网,信息更新最及时,也最官方。其他可以作为辅助。
高考志愿档案状态查询这事儿,说难也不难,主要是得找到正确的门路,然后耐心点儿,别着急。信息输对了,一步步操作,总能查到的。千万别信那些乱七八糟的小道消息,一切以官方发布为准!
好了,今天的实践分享就到这儿。希望对各位家长和考生有点帮助!祝孩子们都能被心仪的大学录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