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唠唠我报考会计证那点事儿。也不是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最近老琢磨着学点啥实在的技能,思来想去,觉得会计这玩意儿好像挺通用的,不管以后干懂点财务总没坏处。就动了这个心思。
一、摸索阶段:原来此证非彼证
一开始我以为考个“会计证”就行了,结果上网一查,原来现在都叫“初级会计职称”了,以前那个啥“会计从业资格证”早取消了。得,白高兴一场,还以为门槛低点。不过也没关系,既然都查了,那就奔着这个“初级会计职称”去呗。
我又仔细瞅了瞅报考条件,还好还学历啥的都符合。这就让我松了口气,至少第一道坎是迈过去了。
二、备考准备:硬着头皮上
决定了就干! 就喜欢先自己瞎琢磨。报班?一来费钱,二来时间上不好凑。我决定先自学试试。于是乎,我就上网一顿猛搜,买了官方推荐的那几本教材,什么《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还有一堆辅导习题。
书一到手,好家伙,那叫一个厚实!我当时心里就犯嘀咕,这得看到猴年马月去?
- 制定计划: 我给自己定了个大致的计划,每天看多少页,每周要做多少题。刚开始还挺有劲头的,坚持了几天就有点懈怠了,毕竟白天还要上班,晚上回来累得跟狗似的,再看这些枯燥的文字,简直是催眠神曲。
- 啃书本: 《初级会计实务》还好点,毕竟跟数字打交道多一些,逻辑性强点。那个《经济法基础》可真是把我难住了,条条框框特别多,还特别绕,什么法律关系、法律责任,看得我是一个头两个大。
- 刷题库: 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看书不行,还得做题。我就找了些手机APP上的题库,有空就刷几道。刚开始错得那叫一个惨不忍睹,自信心备受打击。
那段时间,真是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高考前夕。每天下班回家,草草吃几口饭就扎进书堆里。周末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跟这些数字、法条死磕。
三、调整策略:摸着石头过河
后来我发现,光靠自己闷头学效率太低了。有些知识点,自己看半天也理解不了,但是听人一点拨,可能就豁然开朗了。于是我就开始在网上找一些免费的课程视频看,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确实比自己瞎琢磨强多了。
尤其是那些专业名词,什么“借方”、“贷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刚开始真是云里雾里。听老师讲明白了,再结合例子,慢慢就有点感觉了。这个过程真是,不经历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我还建了个学习打卡群,拉了几个同样在备考的朋友,互相监督,分享学习心得,遇到难题也能一起讨论讨论。这种抱团取暖的感觉,让我觉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四、报名与冲刺:临门一脚
学得差不多了,就到了报名的时候。这个得提前关注当地财政局或者人事考试网的通知,别错过了。报名过程倒是不复杂,按要求填信息、上传照片、缴费,一气呵成。
报完名,离考试也没多久了,就开始了的冲刺阶段。这段时间主要是查漏补缺,重点复习之前做错的题目,还有就是做几套模拟卷,找找考试的感觉,控制一下答题时间。
那段时间,真是做梦都在背分录,算利润。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一种期待,希望能顺利通过。
五、上考场与等待结果:尘埃落定
考试那天还挺紧张的,毕竟准备了那么久。考场里大家都是埋头苦干,噼里啪敲计算器的声音此起彼伏。考完出来,感觉也就那样,有些题会,有些题蒙,剩下的就交给命运了。
等待成绩那段时间是最熬人的,天天刷官网,生怕错过消息。终于有一天,查到成绩通过了!那一刻,真是长舒一口气,感觉几个月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没过多久,就拿到了那个红本本——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虽然只是个初级,但对我来说,也是对自己努力的一个肯定。
整个过程下来,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方法。零基础确实难,但只要你肯花时间,找对路子,一步一个脚印,拿下初级会计职称也不是什么登天难事。现在回头看,虽然过程有点枯燥,但能学到一门新技能,心里还是挺踏实的。希望我的这点小经历,能给同样想考会计证的朋友们一点点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