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大家伙儿聊聊这个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优惠政策。这玩意儿,我自个儿公司前两年就琢磨过,也实际操作了一把,感觉还挺实在的,所以拿出来给大伙儿说道说道。
为啥要捣鼓这个?
咱开公司嘛总免不了要买点新设备、新工具啥的。以前,这些东西都得算固定资产,然后一年一年地折旧,那钱就得慢慢摊。有时候买个大件,一下子占了不少钱,折旧还得好几年,心里总觉得不那么痛快,尤其是手头紧的时候。
后来有一次,也是年底报税前,听朋友说起好像有这么个加速折旧的说法,能让企业少交点税。我一听,这敢情能省钱的事儿谁不乐意。于是我就开始自己瞎琢磨,上网查资料,也问了问做会计的朋友。
我是怎么一步步搞明白的
一开始真是两眼一抹黑,各种文件看得头大。不过耐着性子看下去,慢慢也就理出点头绪了。
我发现有个政策特别给力,就是针对咱们企业在2018年1月1号到2023年12月31号这期间新买的设备、器具,如果单价没超过500万,可以直接一次性算到当年的成本费用里头,报税的时候直接扣掉,不用再一年年去分摊折旧了。
你想想,这一下子能把购买设备的钱当年就抵扣掉,利润额不就下来了嘛那要交的企业所得税自然也就少了。对我们这种小公司来说,这可太实惠了,能让手头的钱活泛不少。
这里头说的“设备、器具”,指的是像机器设备、电脑、办公家具这些,可不包括房子、建筑物这类不动产,这点得搞清楚。
那要是买的设备单价超过500万了?那就还是得按老法子来,该怎么分年折旧还怎么分年折旧,这个没变。
我们公司是怎么实际操作的
正好那会儿,我们公司为了提高点效率,更新了一批用了好几年的旧电脑,大概十几台,然后还进了一台新的生产线上用的小型检测设备。我赶紧让财务把这些采购合同、发票都理出来。
电脑嘛单台肯定没到500万。那台检测设备,花了小几十万,也没超标。齐活了!
就是在做账的时候,把这些新购进的、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在当期就直接计入成本费用了。年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也特别留意了这一块的申报,确保优惠享受到位。
具体操作上,我们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
- 整理凭证:确保所有购买合同、发票、付款记录都齐全,能证明这是我们公司新买的。
- 内部确认:和财务部门沟通明确哪些设备适用这个一次性扣除政策。
- 账务处理:在会计核算上,把这些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价值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不再按月计提折旧。
- 税务申报: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准确填写申报表,把这部分一次性扣除的金额报上去。
除了这种500万以下一次性扣除的,我还了解到,有些特定情况的固定资产也能加速折旧。比如那种技术更新换代特别快的,或者常年在震动大、腐蚀性强的环境下工作的设备,也可以申请缩短折旧年限或者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这类加速折旧的方法。不过我们公司暂时没碰到这种情况,也就没深入研究。
还有,我们买过一些外购的软件,如果符合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有些也能享受类似的加速摊销或者一次性扣除的优惠。这个也得具体看情况。
这么折腾下来,有啥好处?
最直接的好处,当然是当年少交了企业所得税。因为成本费用增加了嘛应纳税所得额就减少了。这对哪个老板来说都是实打实的利
我觉得是简化了后续的账务处理。你想,这些设备一次性进成本了,以后就不用再每个月惦记着给它们计提折旧了,省了不少事儿,账目也看着清爽。
更重要的是,改善了现金流。虽然买设备的钱已经花出去了,但是通过税前扣除,相当于国家在税收上给了咱支持,能让企业手头可支配的现金相对充裕一些,可以更好地用于日常经营或者再投入。
我为啥知道这些细节?也是被逼出来的。最早的时候,我对这些税务上的道道儿也不熟。记得有一次,为了一个设备能不能加速折旧,我还专门跑了好几趟税务局去咨询,准备了一堆材料给人家看。那会儿真是觉得挺折腾的,但好处就是,一旦自己亲手把这些流程都走通了,搞明白了,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心里就有底了,也能给身边朋友出出主意。
这个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政策,我个人觉得还是挺不错的。虽然那个500万以下一次性扣除的政策窗口期写的是到2023年底,但类似的优惠政策国家也一直在根据情况调整和推出。大家平时多留心一下,或者让公司财务多研究研究,说不定就能给公司省下一笔钱。
行了,今天就先分享这点实践心得,希望能对大伙儿有点用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