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老说“目标管理”这玩意儿,听着一套一套的,什么“以人为中心”,“成果导向”。要我说,这些词儿都太绕了。扒开那些华丽的外衣,这东西不就是帮咱们把想干的事儿给干成、干明白嘛我自个儿琢磨这事儿,也是走了不少弯路才咂摸出点味儿来。
记得有段时间,我脑子一热,想自己捣鼓一个小软件,帮我管管日常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笔记和资料。刚开始那会儿,雄心壮志得很,觉得这也不难,那也简单,恨不得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清单列了一长串,今天想加个酷炫的动画,明天又觉得界面得重新设计,后天又琢磨着是不是得用上最新的技术框架。折腾了小俩月,啥也没整出来,净在细节上绕圈子,整个项目就跟没头的苍蝇似的,我自己也越来越泄气。
那会儿是真抓瞎,瞎忙活
我跟你说,那段时间,我每天坐在电脑前,看着满屏幕的想法和计划,就一个感觉:乱!完全不知道从哪儿下手。一会儿改改这个按钮的颜色,一会儿试试那个新的库好不好用,纯粹是凭着一时的兴趣来。没有说今天必须完成明天要达到什么效果,更别提什么长远打算了。结果就是,时间花了不少,实际进展几乎没有。有时候好不容易鼓捣出点东西,过两天再看,又觉得不行,推倒重来。那滋味,甭提多难受了,真觉得自己不是干这块儿的料。
后来我算是被逼得开了点窍
就这么瞎折腾也不是个事儿。有一天,我对着那堆乱麻一样的代码和笔记发呆,突然就想通了一点:我最开始是想解决什么问题来着?,对,就是能简单快速地记录和查找我的笔记。其他的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都是后话。想明白这点,我心里亮堂多了。
然后我就开始动刀子了。我把之前列的那些“宏伟蓝图”先扔到一边,就琢磨着,要实现最基本的功能,我得分几步走?
- 第一步,我得能新建笔记,能保存?行,这个算一个小目标。
- 第二步,我得能看到我写过的笔记列表?第二个小目标。
- 第三步,我得能打开列表里的笔记,能修改?第三个。
- 第四步,最起码得有个简单的搜索功能?行,第四个。
你看,这么一拆,是不是就感觉没那么吓人了?我当时就拿了个破本子,把这些小步骤一条条写下来。每完成一条,我就狠狠地划掉一个。这法子虽然土,但真管用!每划掉一个,我就觉得特有成就感,知道自己又往前拱了一小步。我还规定自己,一天就专注攻克一个小点,攻不下来不睡觉。有时候一个小点也得啃好几天,但至少方向是明确的。
遇到搞不定的技术难题,我就在本子上记下来,是哪个地方卡住了,我试过哪些方法。第二天接着琢磨,或者换个思路。这种记录和回顾的过程,现在想想,不就是所谓的“复盘”和“过程跟踪”嘛当时可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这么干,能让我脑子清楚点,不至于瞎忙活。
咋样了?
那个小软件磕磕绊绊的总算是让我给捣鼓出来了。虽然界面挺粗糙,功能也简单,跟我最初设想的“完美作品”差远了,但它确确实实能帮我管笔记了!那一刻,我心里那个舒坦。更重要的是,我通过这事儿,算是摸着点门道了。甭管是啥“目标管理”,说白了,就是先把自己到底要啥给整明白了,然后别贪多,把它拆成一小块一小块你能啃得动的,再然后,就是闷头干,做一点,记一点,及时调整。就这么简单。
现在市面上各种管理方法、理论多得是,听起来都挺玄乎。但我总觉得,这些东西最终还得落到实处,变成自己能用、好用的土方法。不然,再好的理论,也只是墙上画的饼。别老想着学那些高大上的名词,关键还是得自己去试,去折腾,找到那个能让自己把事儿办成的法子,那才是真本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