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今儿个我得跟大伙儿唠唠我最近琢磨明白的一件事儿——“规模以上企业”到底是个啥玩意儿。这事儿得从我一个老同学说起,他前阵子开了个小加工厂,天天跟我念叨,说他们厂子现在的目标就是要冲进“规上企业”的行列。我一听,这词儿听着挺唬人,但具体是个啥标准,咱也不懂,就觉得脸上有点挂不住,好歹咱也是天天看新闻的人不是?
我就下决心要把这事儿给弄明白。我寻思着,这“规模以上”,不就是厂子大点儿,人多点儿,产值高点儿呗?可具体多大算大,多少算高?我自个儿也说不清楚。于是我就开始上网扒拉资料,这一扒拉不要紧,各种说法都出来了,给我看得那叫一个头大。
有的说看员工人数,有的说看年产值,还有的说不同行业标准不一样。 我当时就犯嘀咕了,这玩意儿要是没个准谱,那统计起来不成了一锅粥了吗?不行,我得找个权威点的说法。
后来我琢磨着,这事儿既然跟国家经济数据啥的挂钩,那肯定得跟国家统计局有关系。顺着这个思路,我继续查,果然,让我给摸到门道了!原来,这个“规模以上企业”主要是国家统计局为了方便统计,给企业划的一道线。
这个标准还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跟着时代发展在调整。我给大伙儿捋捋我查到的:
- 最开始是1998年那会儿,那时候的标准是:所有国有的工业企业,再加上那些年主营业务收入能到500万块钱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法人单位。那时候500万可不是小数目了。
- 到了2007年,这标准又变了点,说是只要年主营业务收入能到500万块钱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就算,不管你是国有的还是非国有的。
- 然后,关键的来了,从2011年开始一直到这个标准又提高了不少,变成了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块钱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对,你没听错,就是年收入两千万!
所以说,现在咱们再提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就是指那些一年主营业务收入能达到2000万块钱的工业企业。这“工业企业”也得注意,一般是指搞生产制造的那一类。
我还顺便看了一眼,像咱们平时接触的超市、饭店这些,它们一般不用“规模以上”这个说法,而是叫“限额以上”。这个“限额”具体是多少,估计行业不同标准也不一样,我就没再深究了,毕竟我主要还是想搞明白我那同学他们厂子的情况。
折腾半天,总算弄明白了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我总算是把“规模以上企业”这个概念给啃下来了。简单来说,对工业企业而言,就是看它一年的主营业务收入能不能到2000万这个坎儿。这只是国家统计上的一个划分标准,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企业的好坏或者综合实力,但起码在官方统计数据里,人家就是这么认的。
以后再跟人聊天,或者看新闻里提到什么“规上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之类的,咱心里就有谱了,知道它指的是哪些企业,也能更好地理解一些经济方面的信息。感觉自己又get了一个新知识点,还挺有成就感的,哈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