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财务危机,这玩意儿真不是书上看看就懂的,非得自己栽个大跟头才能明白。我自个儿就亲身经历过一回,那滋味,啧啧,现在想起来都一身冷汗。
大概是几年前,那时候觉得自己年轻,有点小积蓄,就想着折腾点跟几个朋友一合计,脑子一热就投了个看起来挺美的项目,一个什么生态农产品电商平台。当时真是没啥风险意识,光想着怎么把盘子做大,怎么快速回本赚钱了。
起步阶段的混乱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几个都是凭着一股热情在干。财务管理制度?不存在的!基本上就是谁有空谁就管管账,钱进进出出也没个正经的记录,更别提什么现金流预测了。反正觉得有订单进来,账上看着有钱就行。现在想想,那时候简直是瞎胡闹。
问题逐渐暴露
大概运营了小半年,问题就来了。我们发现,订单是不少,但很多都是预售,或者是一些需要垫付采购款的。然后,平台的推广费、办公场地租金、零零散散的人员工资,这些支出哗哗地往外流。最要命的是,我们对应收账款这块儿完全没概念,很多客户拖着款不给,我们也不好意思催,或者说,根本没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催款流程。
很快,账上的钱就见底了。那时候才开始慌了,大家坐下来一盘账,才发现窟窿已经不小了。供应商那边开始催货款,有些合作的农户也因为我们打款不及时,不愿意再供货了。那段时间,我真是吃也吃不睡也睡不着,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紧急自救与反思
没办法,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只能硬着头皮想办法。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降低支出。能省的都省了,原来租的挺像样的办公室退了,换了个小的,有些不那么紧急的推广也停了。甚至我们几个创始人都开始不拿工资,或者只拿很少的生活费。
然后,我们开始认真梳理财务状况。找了个懂点会计的朋友帮忙,把每一笔账都重新核对,建立了简单的账本。这才知道,原来我们之前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有多么无知。这时候才开始学着做现金流预测,看看未来一个月、三个月可能会有多少钱进来,多少钱要出去,心里大概有个数。
我们也开始重视应收账款的回收。以前抹不开面子,现在是火烧眉毛了,只能厚着脸皮去催。有些确实是坏账,也只能认栽,但大部分还是能要回来的。
那段时间,我还开始琢磨怎么增加点被动收入,虽然对于当时的困境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但这个念头算是种下了。比如把一些闲置的设备看看能不能租出去,或者自己接点私活,能多一点现金流是一点。
结局与教训
虽然那个项目还是没能挺过去,以失败告终,赔了不少钱。但我学到的东西,比那点钱可宝贵多了。这回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财务健康是任何事业的基石。你必须得懂点基本的财务知识,得有风险意识,得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能盲目扩张。
从那以后,我对钱的态度完全变了。每一笔开销我都会琢磨一下是不是必要的,开始养成了记账和做预算的习惯。对于任何投资或者大的支出,我都会反复评估风险,不再像以前那么冲动了。也算是给自己上了一堂极其昂贵的实践课。现在想想,虽然过程痛苦,但确实让我成长了不少,至少现在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知道该怎么去应对,怎么提前做准备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