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就跟大家伙儿聊聊我当初是怎么捣鼓明白这个“会计核算的内容”的。刚开始接触这摊子事儿的时候,我也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纯粹是摸着石头过河。
一、 先管住钱袋子
我记得那会儿刚接手公司那点账,老板就一句话:“把账管好就行。” 我寻思着,管账不得先从钱开始嘛钱最实在了。
我就开始琢磨公司账上趴着多少钱,银行里有多少,手上现金又有多少。每天银行户头里钱进进出出,还有手上的现金,每一笔都得记清楚。比如今天客户打过来一笔货款,我得赶紧记上;下午去银行取了点备用金,也得登个记。那时候我还买了点短期理财啥的,这玩意儿也算公司的钱,也得盯着点,别到期了忘了取,或者亏了都不知道。
这就是我实践的第一步,把公司的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给整明白了。一开始用个小本本记,后来发现太乱,就学着用电脑表格,清楚多了。
二、再盘点家当
光管钱还不行,公司里那些办公用品、电脑,还有仓库里的货,这些也都是公司的“家当”。
于是我就开始清点这些财物。比如说,新买了一批电脑,花了多少钱,现在有多少台,都放在哪儿,谁在用,这些都得有个数。仓库里的货,进了多少,卖出去多少,还剩多少,也得定期盘点。不然时间一长,东西少了都不知道去哪儿了,或者东西坏了也不知道。这可都是成本。
这一步,我算是把公司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这块给摸熟了。一开始也是手忙脚乱,后来慢慢就顺了。
三、理清那些“欠条”
做生意嘛总免不了有欠别人钱,或者别人欠咱们钱的时候。
我就专门弄了个小账本,把债权债务这些事儿捋清楚。比如,咱们卖给客户一批货,客户说下个月给钱,这就是一笔“别人欠咱们的钱”,得记下来,到期了催款。反过来,咱们从供应商那里进了货,约定了付款时间,这就是“咱们欠别人的钱”,也得记清楚,按时付款,不然影响信誉。
这块儿主要是把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搞清楚,别稀里糊涂的,欠了多少,被欠了多少都不知道。
四、弄明白公司的“本钱”
公司刚开的时候,老板投了多少钱进来,这就是公司的“本钱”嘛专业点好像叫什么资本、基金的。
我就去了解了一下公司最开始投了多少本钱,后来有没有追加投资,或者有没有其他股东加入。这些都得明明白白地记着。这关系到公司到底是谁的,家底有多厚。
这块儿相对简单点,因为变动不大,但也很重要,是公司最基础的东西。
五、算算每天的“流水账”
前面那些都是基础,真正天天打交道,最繁琐的,还是每天卖东西收了多少钱,又花了多少钱出去,比如房租水电工资这些。
这就是所谓的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了。我每天都得把这些数记录下来,哪个是卖货的收入,哪个是付的办公费,哪个是员工工资,哪个是买原材料的成本,都得分门别类弄清楚。一开始真是头大,后来慢慢找到窍门,分类清楚了就好办了。
这部分工作量最大,但也最能反映公司日常经营情况。
六、看看是赚是赔
折腾了半天,把上面那些都记清楚了,最终目的是不就是想知道公司这一段时间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嘛
到了月底或者年底,我就得把所有的收入减去所有的成本费用,算算利润。这就是所谓的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赚了钱,老板高兴,我也踏实;要是赔了,也得赶紧找原因,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就是我实践会计核算内容的全过程了。
就是从管钱开始,到管物,再到管债权债务,弄明白本钱,天天记流水账,算算盈亏。说起来好像挺多条条框框,核心就是把公司的家底和经营情况摸清楚,别当个糊涂老板,也别做个糊涂账房先生。我这也不是啥科班出身,都是自己一点点摸索出来的,说得比较糙,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小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