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翻政策文件
昨儿下午税务局的短信发过来,说要查账,我脑子里嗡的一声突然想起“营改增”这茬还没整明白。赶紧撂下手里的茶杯,翻出电脑里去年存的“营改增试点行业对照表”。
- 第一步:翻老黄历
- 第二步:对号入座
打开财政官网找2016年的老通知,密密麻麻的条文看得人眼晕。拿红笔在打印稿上圈重点:交通运输、邮政、电信这三个打头阵的试点,后面跟着建筑业、房地产业...还有我最关心的生活服务业,当时居然没进第一批名单!
把公司业务单子摊开挨个比对:物流运输业务在表里划√,餐饮培训没找着×,会议室租赁更是不见影。急得直接打电话问专管员,那头甩过来一句:“看附件三!小规模纳税人按3%简易征收”才喘过气。
实操踩坑实录
今天做四月账本时又撞上难题:帮客户做推广活动包了酒店场地,这张3万块发票到底算会务费还是租赁费?
- 死磕税务分类
- 开票乌龙事件
翻出政策解读手册第45页,举的案例和我的情况像双胞胎——场地+设备+服务全套打包,白纸黑字归到“现代服务-文化创意服务”。赶紧把原来做的“不动产租赁”科目划掉重填。
税控机跳出来的税率选项让人犯晕:选6%的文化服务?但酒店明明给我开了5%的专票!突然想起去年税局培训强调的“税收编码要上游下游对齐”,硬着头皮按酒店发票的税收编码反查,果然找到对应的子目录“活动策划服务”。
月底扎账傻眼
本来想着营改增后税费能少点,结果算完整个人都不好了:
运费抵扣最坑爹 – 货车过路费现在按通行费电子票抵3%,可加油站开来的柴油发票压根不能抵!去年光油钱就多缴了八千多冤枉税。
房租反倒占便宜 – 办公室续租时发现房东是新登记的一般纳税人,5%的专票能全额抵进项,这月直接省下三千二。
对着计算器噼里啪敲出营改增对我们这种小公司根本就是钝刀子割肉,说是能抵扣,可买菜买文具这些日常开销全不算数,大头支出要么没票要么抵不了几个点。
深夜顿悟时刻
洗完澡盯着政策文件突然开窍:为啥老王的面馆死活不申请一般纳税人?人家月流水十五万以下按3%征,水电房租全都不用算抵扣!再瞅瞅自己公司,硬生生被客户逼着升级成一般纳税人,接个大单子得交6%的税,刨掉能抵扣的房租运费,实际税负还是涨了1个多点。
合上电脑终于想明白了:营改增想省钱,要么像老王那样死守小规模底线,要么就学隔壁科技公司使劲买设备搞抵扣。像我们这种给人跑腿卖脑子的,营改增?不过是给税局换个掏钱的口袋罢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