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开发票的时候,财务妹子突然问我知不知道增值税还要额外掏一堆钱。我一脸懵,这不就是增值税吗咋还有附加?结果账单甩过来一看,好家伙,120块的增值税后面还跟着十几块杂七杂八的“小尾巴”。当时脸都绿了,合着给国家交钱还买一赠N?
一、懵逼开局
下午直接冲去财务室抓人问:“这些城建税、教育附加是啥玩意儿?凭啥收?”财务翻了个白眼,指着电脑屏幕说:“你自己看嘛增值税后面跟着三个跟屁虫!”屏幕上一排小字: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像三颗钉子似的扎在账单里。
二、翻资料翻到头秃
回工位就打开浏览器狂搜,结果满屏都是“根据财税〔2022〕第X号文规定…”,看得我太阳穴直跳。这写的比高数课本还难啃!喝了半罐红牛硬着头皮捋,总算弄明白门道:
- 这仨货全盯着增值税金额收钱
- 缴100块增值税就得额外掏10块或12块附加(看行业)
正要松口气,突然发现城建税居然分三档:在市区的公司交7%,县城5%,其他地区1%。我们办公楼在城乡结合部,到底是算市区还是郊区?急得我抓起电话就打给税务局。
三、电话打到耳鸣
12366热线听了二十分钟钢琴曲才接通,对面小哥打着哈欠说:“地址在哪条路?”报完路名他键盘敲得噼里啪响:“你们那儿去年刚划进高新区,按市区7%收没跑!”刚要问教育附加的事儿,电话突然断线了,再打又是半小时等待音乐。
只好灰溜溜找同行打听,群里瞬间炸锅:
- 老王开餐饮的哀嚎:“我交12%!餐饮业教育附加翻倍!”
- 做建材的老张发来个抠鼻表情:“知足,我建材城在镇上才交5%”
四、拿自己公司验算
翻出去年季度申报表,抓了个典型月份:
- 增值税实缴10万
- 城建税=10万×7%=7000块
- 教育附加=10万×3%=3000块(会计在旁边插嘴:小微企业减半!又划掉改成1500)
- 地方教育附加=10万×2%=2000块(会计又拍我:“这个也减半!”只交1000)
看着被划得乱七八糟的草稿纸突然悟了:搞半天附加税就是增值税的跟班小弟!大哥交100块,小弟们联手薅走10-12块。
五、吐血整理成表
实在受不了这堆零碎,打开Excel狂敲键盘: -------------------------------------
城建税 7%/5%/1% 没有!
教育费附加 3% 小微/个体户减半
地方教育附加 2% 小微/个体户减半
税种 标准税率 减半政策
鼠标一拍突然笑出声——去年会计按3%交的教育附加多扣了1500,赶紧催她申请退税!这波实操直接省出部新手机钱。
搞完瘫在椅子上发呆:难怪老会计说税费像洋葱,剥开一层还有一层。下次再遇到财务甩附加税账单,我非得让她先把减半政策贴在脑门上不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