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脑子一热直接报了CPA六科,结果差点把自己送走。今天翻着去年那堆涂成彩虹的复习资料,决定好好说说这事儿怎么选最靠谱。
第一步:踩坑交学费
去年二月注册完账号,我瞅着报名表啪嗒啪嗒全勾上了六科。当时心里美得很:“不就六本书嘛每天啃两小时还能追剧!”快递送来教材那天直接傻眼——垒起来比我电脑主机还高,放书架上能把板子压弯。
血泪教训来了:
- 三月底开始看会计,长投那章整整磨了两星期,天天半夜跟合并报表大眼瞪小眼
- 四月突然发现税法更新了大纲,增值税新政策跟旧笔记全打架
- 五月底公司突然搞季度冲刺,天天加班到十点,回家掀开经济法教材直接睡死在页码上
等六月打印准考证的时候,看着六科考试挨挨挤挤排满三天,终于明白为啥打印店老板看我的眼神像看烈士。
第二步:跟老考生取经
七月份考完整个人跟被抽了魂似的,蹲考场门口遇见个十年教龄的财务老哥。他捏着我准考证直嘬牙花子:“小伙子够猛!我当年三科考三年才上岸,你这操作堪比跳悬崖还嫌降落伞重。”
后来专门跑财务圈子里泡了三个月,偷摸总结出几条铁律:
- 时间杀手:会计+审计这对祖宗,没500小时别想碰,去年我实际学了287小时就敢上考场,结果审计卷子后半面全靠瞎蒙
- 记忆黑洞:经济法+税法组合看着薄,实际法条比老婆的购物清单还难记,有回凌晨背印花税税率,做梦都梦见合同在飞
- 老油条套餐:公司战略+财管,这俩货公式多但套路深,适合上班摸鱼搞突击
第三步:实测最佳配方
今年我学乖了,把去年考过的会计拎出来当主力,配了经济法和战略这俩副将。过年那会儿在Excel搞了个死亡时间表:
- 1-3月主攻会计,每天雷打不动两小时,周末加餐做合并大题
- 4月启动经济法,把电子讲义导入手机,通勤刷民法,午休刷公司法
- 5月开始战略,专门买了语音转文字软件,蹲厕所都在听风险应对措施
真正开考才发现这搭配有多香——考会计时遇到的合并范围题,居然在战略的风险识别题里出现过相同案例!考场上差点笑出声。
对了,说个惨的:六月份发现去年考过的那门审计居然过期了!当时气得把打印的电子发票揉成团当球踢。今年特意用红色大字在日历标注了有效期,手机还设了八个提醒闹钟。
捞点干的
现在书桌前还贴着今年备考的便签条,直接撕下来给你们参考:
- 社畜套餐:会计+战略(每天保底3小时,少刷会儿抖音就有了)
- 卷王套餐:会计+税法+经济法(适合有初级基础的,但要做好半年戒游戏的准备)
- 保命套餐:财管+战略(公式背好就能打天下,去年这组合通过率最高)
上个月查完成绩下楼买排骨,碰见去年一起考场的妹子。好家伙人家三年才过两科,听说我今年过三科的时候,手里牵的柯基差点把牵引绳挣断。真没多牛,主要去年被六科毒打过后,终于明白个理儿:备考不是集邮,考得快不如考得稳。
现在又到报名季了,昨儿熬夜做了个科目组合表发给财务部新人。那小子今天红着眼眶来找我:“哥,你怎么不早发!去年我报了会计审计加财管,现在看见Excel都想吐...”
对了,突然想起经理刚塞给我个外派项目——得,明年备考计划表又得重新改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