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唠唠经营毛利率这个事儿,因为前几天翻自己小店的账本,差点儿掉坑里。你们别笑话,这东西听着简单,真算起来,一不留神就给你挖个坑跳进去。
一、我一开始根本没当回事儿
店里不是卖手工饼干嘛月初盘账我就想算算毛利率。当时想,这东西有啥难的?不就是(卖的钱 - 做饼干的成本)再除以卖的钱嘛我随手抓了个本子就开始划拉:卖了100盒,一盒卖50块,收入就算它5000块;做饼干的面粉、糖啥的,一盒成本算20块,100盒就是2000块。 套公式:(5000 - 2000) / 5000 = 0.6,60%!这数据看着贼漂亮,我还乐滋滋发了朋友圈得瑟。
二、结果财务朋友一个电话给我整懵了
我那个学财务的发小看见朋友圈,直接电话就甩过来了,开口就问:“兄弟,你那房租水电、包装盒快递费、还有你自己给店铺做海报的钱,都没扣干净?”我当时就懵了,我就光顾着原材料那点支出了,房租?人工?包装? 全算漏了!这些钱都是从哪块成本里扣的?我压根儿没往里放!这算的是根本是糊弄自己!完全不是正经的经营毛利润。
我犯的这低级错误,后来总结了下,大家最容易迷糊的就这几点:
- 糊涂账一:成本就只认个材料费。 光盯着面粉糖油了,水电燃气房租包装快递人工?选择性眼瞎!
- 糊涂账二:收入也没拎清。 有的单子开了发票等着收款,有的买了但退回来了,我一股脑全算进总收入了。
- 糊涂账三:算利润净额跟总收入混着用。 收入应该是实打实卖货的钱(比如那个5000块),结果稀里糊涂把一些杂七杂八的收入(比如偶尔帮人定个蛋糕的服务费)也塞进去了。
三、重新老老实实盘账本
听完朋友的话,脸都臊红了。赶紧翻出明细账本重新扒拉:
第一步:先抓总收入。 只算实打实卖饼干到手的钱。退货的3盒?扣掉!开票还没打款的2盒?也不算!算出来,实收就4750块。
第二步:死磕主营业务成本。 把所有跟做饼干直接挂钩的钱都算上:
- 面粉、糖、黄油...这些原材料,没错还是2000块。
- 做饼干那天烤箱狂转了一整天,电费单子上这部分划出来,算它80块。
- 饼干用的定制包装盒、打包的耗材?100块!
- 喊了表弟帮忙打包发货,给他发的人工费红包200块。
好家伙,这堆加起来,实际成本得2380块。
第三步:套公式再算一遍。 (4750 - 2380)/ 4750 ≈ 0.5。也就是说,毛利只有50%!之前那个60%纯粹是瞎高兴,坑了我自己!光看数字差10%,实际到手少了可不是一星半点。
四、坑是填了,脸也丢了
这事儿过去快一周了,昨天隔壁开小咖啡馆的哥们儿还跑来诉苦,他让实习生算这个,结果那孩子把整个月的租金都算进成本,算出来毛利是负的!把合伙人吓得差点当场心梗... 这公式错起来,可真是害人不浅。 我现在是真懂了:成本一定要扣干净,收入一定要是实打实的销售进账!别再像我这样丢人现眼地晒个假数据了。算账这事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坑的都是自己钱包。至于那实习生?现在想想都替他们脚趾抠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